||
咱们书接上回,我们的队伍昨晚夜宿三明,今天又折回到永安县补充考察资料。
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过小年儿,最令我兴奋的,我看到了久违了的中蜂。
中蜂,就是中华蜜蜂,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昆虫,如今,它在面临绝迹,你信吗?也许你会说,你看这春天里,在花丛中飞舞的蜜蜂有多少,怎么可能绝迹呢?的确,在中国生长的蜜蜂很多很多,多得难以计数,可是你知道吗?你一生中可能看到的大部分蜜蜂,都是外来户——意大利蜜蜂和喀尼阿兰蜂,即养蜂人所称的西蜂,而世世代代在我国土地上生长的中蜂,已经少之又少了。周崧先生,现代养蜂业的泰山北斗,我也是1987年的时候,读到过先生的一篇文章《中蜂和西蜂之“战”》,才知道,“冬去春归,桃花依旧,又有多少人能辨认出,飞舞在山桃花丛中的蜜蜂,早已更换了种族姓氏”!
西蜂产蜜量高,自60年代以来,风靡大江南北,为养蜂人所喜爱,广为推广养殖。很快,这种强壮的昆虫逐渐挤占了中蜂的生态位置,以不可一世的姿态压垮了中蜂。与20世纪初相比,中蜂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5%以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蜂均已绝迹,仅在一些深山区和特别边远的地区,还有一点点种群残存于世,这是恢复这个物种的最后希望。
今天路过三明以南几十公里的贡川镇,看到一座非常朴实美丽的古桥,大家都要求下车看一看。结果就被这座保留了许多明清建筑的古镇所吸引,在小镇上逛了起来。不知不觉,踱到了镇南头的陈氏家祠,大家都在为祠堂的美丽建筑所吸引,纷纷拿出相机拍照。这时候,我又到犄角旮旯里淘宝去了,我喜欢在老房子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看到,在这座庞大的院落的墙基处,摆着许多小小的木箱,箱顶上盖着稻草,咦,这不是蜂箱吗?移步上前,果然,好几只“小蜜”从蜂箱下部的窟窿眼儿里探出头来,细细一看,这种蜜蜂体型略小。蜂箱也有不同之处,也很小,到处洋溢着“土气”,与“有关部门”所规定的国家标准大相径庭。直觉告诉我,这群蜂与我以前看到的不一样。见我对蜜蜂感兴趣,在此养蜂的陈姓大嫂过来告诉我:“这是我养的中蜂”。哦,中蜂,我一下兴奋起来,“您这里有中蜂?”我问到。“怎么养中蜂呢?西蜂多好啊,产量高啊!”,我又问。“西蜂产量高是高,可蜜不好吃,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吃中蜂蜜。”这样的回答直接而质朴,其实是很浅显的道理嘛,吃的东西,好吃才是关键,不好吃的东西产量再高,也没用!
我知道她这群蜂的价值,便搭讪先看看蜂产品,这种要求很实际,能让她很高兴。她给我看了蜂产品——蜂蜜、王浆、花粉。由于是冬季,晚上的气温比北方还冷,蜂蜜很快便结晶了,结晶蜜的口感不好,也闻不到什么香味,需要化开后才能复原,因此这次没有领略到中蜂特有的好处。蜂花粉采自茶花,很香,很细腻,没有渣滓,入口即化,品质很好。王浆酸涩,那东西需要长期服用才能看出品质,在此我不做评论。我的同伴很快被我的举动所吸引,纷纷上来品尝、购买。我对保健品一般兴趣不高,蜂蜜又看不出品质,在一旁默不作声。等大家都品尝完了,也满足了消费欲望后,我问大嫂,有没有蜂蜡出售,因为我平日做中药要用到蜂蜡,这东西富含酸类、醇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芳香物质,用作成药的赋型剂或外用油膏的基质都很好,买一些倒也无关紧要,大嫂很爽快地给我拿出一块奶油蛋糕般优质的黄蜡,不到一斤重,我递给她10元钱。
热情的消费这让她很兴奋,于是我的同伴得以在人家的祠堂里闲逛,而我,也得以自由自在地在这座偌大的祠堂中任意拍摄与中蜂养殖有关的东西,蜂箱是一定要拍的,带蜜脾的巢框,也要拍一些,雄蜂和蜂后现在都在巢里,手头又没穿防护服,往后还有好几天的考察,要是蜇坏了自己或他人,可要拖累整个团队的,只得作罢,但工蜂还是可以拍一些回去的。在后院儿,我还看到了一个火塘,火塘中有熄灭的蜂窝煤,哦,这就是了,陈大嫂很疼爱她的这些“小蜜”,前些日子,福建曾有过一次明显的降温,把蜂箱架在特制的火塘上为蜂儿们加温,能极大减少它们在冬季的减员,但这可是技术活儿,蜂箱里面的巢脾可是蜜蜂拿蜡做的,温度低了不管用,高了,可就把蜜蜂的家给化了。一边收集资料,一边唏嘘,默默祝福这些可爱的“小蜜”能够继续繁衍下去。
说了半天,您也许会问,如您所说,这中蜂除了蜂蜜口味好吃(而好吃也是因人而异的东西),而况且产蜜量和体质都不如西蜂,它的衰落或绝迹有什么好遗憾的呢?原来,蜜蜂的作用,原不止能为人类提供蜂产品那么简单。
首先,西蜂在生态位上虽然与中蜂有重叠之处,但其个体差异却很大,西蜂的嗅觉灵敏度差,采蜜的时候,只拣那些大面积的开花植物群落,而长此以往,那些零星分散在乔灌丛中的小型植物可就遭殃了,它们会失去以往中蜂为它们带来的授粉服务,导致减少,一些本就稀少的珍稀植物有可能因此灭绝,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其次,尽管特冷的时候需要为蜂巢加温,但总体来说,中蜂的耐寒能力这点上还是要高于西蜂的,在某些地区,隆冬时节,小个子的中蜂还能自由自在地冬季开花的植物丛中辛勤工作,可看似强大的西蜂只要低于10℃,就开始罢工啦。本来冬季里传粉的昆虫就少之又少,如果再失去中坚力量——可爱的中蜂,冬季里开花的植物种群就会大规模的减员,以至于某些珍稀物种就要灭绝。
此外,人为依靠单一外来物种——西蜂来维持我国众多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的授粉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将会危及到我国人民的食物来源,到那时,失去中蜂的国人可就悔之晚矣了。(博物地理 段煦 文/摄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