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福建全境的考察,从闽南沿海入,进入闽西山地来回向东兜上3个“之字”后,至闽西北山地,然后再次跨越至东部,从福州出,十几个点,行程800-1000公里,重点将整个闽西地区做一次细细的梳理。
今天是第一天,中午在厦门降落后,一直往闽西赶,通过龙岩,进入以客家土楼著称的永定县,因地制宜,就住在土楼里。
永定县的土楼也是因地制宜,当地多黄土山,黄土分布在地表至以下3-5米厚,再往下,是相同颜色的砂岩(?今天太晚,没来得及下车看,待明天),颜色与黄土基本相同,黄至淡青灰色。看来表层黄土应该是这些岩石风化和生物作用生成的。黄土粘性很大(也有可能碳酸钙的含量很高?也没来得及看,留明天),建筑的土楼很好很坚实,不怕南方的黄梅雨,一百到两百年的土楼很普遍,偶有坍塌的地方和上一块泥巴补上去即可。百年的墙体里有很多“泥浆石”(中医称“姜石”——钙质结核),和公里两侧被雨水冲刷过的剖面很相像。
地方优良品种与人类迁徙
同行有位年轻的古生物学家,他老家是赣南的,居然能听得懂这里的客家话,而我们都听不懂,就连福州来的司机(福建人)也听不懂,他能听懂,我们都感到很奇怪。这应该与明清时当地客家移民有关。更多证据还要回去查古籍史料,还有,当地饲养的土鸡也与赣南有关。我看到一种冠羽、蓝耳、丝羽、毛脚、乌皮乌骨的乌鸡品种,与赣南泰和的乌骨鸡很接近但在毛色上又略有不同(发浅棕色),这个品种是当地客家人祖先带过来的,还是后从赣南引进的?能否证明这些客家人来自赣南,成为一个佐证,这些问题,都要看明天的踏勘和探访的结果。
高手在民间一
当地有小气候,秋天的桂花在隆冬时节,依然开得灿烂香甜,为什么这里桂花的花期会这么长,应该从当地历史上的气象资料中找到答案,主要是这里的降水和气温与外界不同。
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的芥菜地方优良品种,很好很肥大,小棵的都在60cm以上,叶片宽在15-20cm之间,块茎粗而长,芳香油(芥油)含量很高,很香很刺鼻,炒熟后刺鼻气味消失,光剩下香味,可食用部分在90%以上,问过当地人,种子得自当地,非外来品种。
又见田边人工栽培一种当地“枸杞头“(茄科枸杞的食叶植株),专为食用叶片而栽种,与宁夏之果用枸杞不同,其分蘖情况特别好,以至于植株上部呈扫帚状,嫩茎长出后不久便立即长叶并再次分蘖,如果仔细培育,当是一个很好的食叶品种。
高手在民间二
当地有地方橘种,个体很大,皮厚味酸不堪食用,但芳香油含量很高,当地人于秋季摘取,取出一半橘肉后塞入当地土茶,茶叶是发酵后的红茶,用线绳扎紧后烟熏而成,可保存数十年不变,土人砸碎冲泡后,茶汤呈琥珀色,有浓重的陈皮味道,冲过两过后,茶味渐浓,兼以药味,探访下,云是其中加入清热药物配方后制成,据说各家有各自不同的配方,有消暑、消食、解酒的作用,其效果接近于广东凉茶,细品,确有“王老吉”的味道。按,橘皮入药,以陈年为佳,谓之陈皮,烟熏碳化其表面后,更增加其和胃的功效,其实是由于其中有毒的甙类物质充分转化为有益的药物成分的道理,有清肺热、化痰、消食导致的作用,与清热药配伍,能增加药效,与茶配伍,增加解毒、和胃的功效,其配伍与炮制方法堪称高手。(博物地理 段煦 文/摄影)
橘子茶
夕阳下的土楼欣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