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鲁迅先生的二弟,虽然在日伪时期作了汉奸,但他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及天分,在传统文化和外语方面的修为也是很高的。他曾创作、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在“五四”时期,是重要的“新文化”作家。解放后,他又写许多良善自省的杂文,因此,他的不少作品还是很值得一读的。譬如,他的回忆录,名叫《退知回想录》,于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里面记录了许多与他同时代文人大家的往事,堪称重要的“民国文化史”。与读别的“史料”不同,这位周二先生的“史料”是包裹上了一层“糖衣”的——他的散文写得实在是好,侃侃而淡,娓娓道来,将当时市井社会的民情风土、文人的生活习气描绘得传神有趣,把一卷真实的民国文人生活百图展现在我们眼前。
比如这段关于“买古钱”的叙述:
“十七日,下午往大街,于大路口地摊上得吉语大泉一枚,价三角,文曰龟鹤齐寿......”其钱直径市寸八分,字作六朝楷体(南北朝时的楷书字体),甚有雅趣,尝手拓制锌板,印成信封,但因龟字适居中央,如写信时适当姓名之前,虑或犯忌讳,故迄未使用”。
你看这周二先生,吃罢午饭,无所事事,便去遛地摊儿捡漏儿,经与摊主儿厮磨硬泡地砍价儿,买得一枚铸有吉祥话儿的大铜钱,这钱也叫“压岁钱”或“厌胜钱”,传说在身上佩戴它可以辟邪,于是乎掏出三角钱将其买下。这三角钱可不是今天的三毛钱那么简单,那是银元三角,即一块“袁大头”的3/10,一块银元净重7钱2,得纯银6钱8,三角即纯足的白银2钱,尽管货币并不能与材质银价等同,但对于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说,也是很贵的了。那钱面上铸有“龟鹤齐寿”四字,有长命延寿之意,楷书字,有南北朝时的风韵,非常的古朴、雅致。于是乎,周二先生亲手将这枚钱拓制成锌板,又印刷成信封若干。等信封印好之后,才发现,这“龟”字竟居于信封中央,这地方可是写收信人姓名的地方呀,谁愿意在自己的大名之上加盖一个“王八”字样的戳子呢?考虑到这层意思,这叠信封于是被置之高阁,永不启用,因此至今也没寄出去一枚。
还有一则关于“买竹简”的记述:
“在县府考的时节,也有一种乐趣,便是买书和文房具,这仿佛与北京的厂甸有点相似,今略举例于后。往试前,购竹简一方,洋五分,上面刻诗一绝曰:红粉溪边石,年年漾落花;五湖烟水阔,何处浣春纱。下刻八大山人四字。
各位看罢,不禁要问,参加乡试为何要买“竹简”,难道二十世纪初的文人还要在竹简上写字吗?竹简应以牛筋连缀成册,谓之“韦编”,为何只买区区一方呢?竹简是用来写字用的,可那上面分明还刻有八大山人朱耷的一首五言绝句。原来,旧时文人写字,都是从右往左书,且为竖排,这样的书写方式,衣袖便很容易蹭到字迹上,为了避免试卷被衣袖沾污,古人就想出一个方法,劈一片竹子,盖在写好的字迹上,一方面可用来托举胳膊,另一方面可保护字迹不被沾污,因为是用来承架胳膊的,此物被称为“臂搁”。这与众多的文房用具的命名方式一样,“笔洗”是用来洗笔的,“水滴”是用来滴水的,“纸镇”是用来镇纸的等等。而文人的风雅往往是要牵涉到众多文具上面的,就连一方臂搁也要刻上古人的书法作品,八大山人的诗书画均是很好的,很适宜在臂搁这样狭窄的面积上最大限度表现文人的雅趣。
由此,我们知道了,当时文人用的一枚信封、一块挡墨水的竹子,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这两段文字不过几十字,把老一辈文人的情趣,描述得淋漓尽致,失笑之余不禁令今人钦羡。(博物地理 段煦 / 文)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591880.html
上一篇:
山塘街醒了·梦寻江南下一篇:
路菜,我在旅途中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