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地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博物

博文

一则小说与一种表演艺术考据

已有 2938 次阅读 2022-7-4 14:38 |个人分类:地理风物|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你见过这样演节目的人吗?他用胳膊拍响板,用鼻子吹笛,用嘴唱歌,一边脸在笑,另一边在哭,身旁还带了一只能说人话的小黑狗。听起来好像在听我梦中呓语吧?这就是今天早上玩读《太平广记》忽然“发现”的一则趣事。

故事的名字叫“寿安男子”,全文只写了38个字:寿安男子,不知姓名。肘拍板,鼻吹笛,口唱歌,能半面笑,半面啼。一乌犬解人语,应口所作,与人无殊。

故事发生的时间不难推断,虽然《太平广记》是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以收录自汉至宋初野史小说的文集,但该故事明确记载是出自唐代张鷟(zhuó)编撰的《朝野佥载》,作者生活的年代在武则天到唐玄宗初年,书中所记录的大多也是这一时期的野史佚闻。故事主人公就寿安男子,古寿安在今河南洛阳市以西的宜阳县一带。盛唐时,长安与洛阳同为国都,且两京并重,而寿安地处两京之间的富庶繁华之地,因此主人公身怀这样的绝技卖艺糊口也合情合理。

此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他“肘拍板,鼻吹笛,口唱歌”,可真是一心三用,普通人想来足令手忙脚乱。而这种“手忙脚乱”的表演形式,和发展到后来更加极致的“十不闲”有异曲同工之妙。“十不闲”是北京清代至民国流行的一种器乐演唱方式,历史学家张次溪先生曾经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一书中记载:“十不闲,是用木架上锣鼓镲,一人居中,连拉带打,左手夹两鼓锤,敲打单皮及大鼓。右手拉绳,敲小锣及小镲,其大镲之绳系于地,用脚踏之使响。言其手忙脚乱,口中唱词,所以谓之十不闲儿。”这种表演形式后来还发展成多人表演。此外,清代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不使用复杂乐器的单人“十不闲”,唤作“小十不闲”,最初的表演形式为演唱者手里拿两块响板,也称“玉子”,边打边唱,辅以荒诞、幽默的动作与表情,这样一来,则更像寿安男子的表演了。“小十不闲”的演唱方式由于诙谐热闹,后来被京城乞丐在沿街行乞时所沿用并发展,国家图书馆藏《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就收录了一幅清末画家描绘的“小什不闲乞丐”图,并注有释文:“此中国小什不闲乞丐之图也。其人用粉抹丑脸,以木盘盛小鼓、门钹,敲打唱曲,为要钱文而已”。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京师,即今之北京城,而那种高难度的,如“半面笑,半面啼”的面部表演改为“用粉抹丑脸”代之,而打节拍用的玉子则增加了小鼓、门钹(小镲)这些具更多表现力的乐器,但形式仍以边打边唱为主,并有可能像“十不闲”那样,汲取莲花落等多种曲艺的唱腔。

杨柳青年画中的十不闲.jpg

杨柳青年画中的十不闲表演

微信图片_20220704142733.jpg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的“小什不闲乞丐”图

最后解释下故事中乌犬说话的表演。乌犬即黑狗,众所周知,牲畜并不能真的开口说人话,说人话的多半是表演者——寿安男子在使用腹语表演。“腹语”的表演形式由来已久,所谓腹语其实并不是真正用腹部说话,而是表演者口微张,以口腔后部器官发音吐字的一种表演方式,勤加练习可以和正常人的声音语调一模一样,并使旁人不察。

微信图片_20220704142725.jpg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驯犬行乞的场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1345807.html

上一篇:冬天,北京人饭桌上有个太阳
下一篇:克罗泽角,人类航行的最南海宛若仙境
收藏 IP: 114.254.3.*| 热度|

3 尤明庆 杨正瓴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