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和兰永海同学聊的过程中,几个观点颇有感触。如果用美元结算世界上的商品,包括制造业和石油等原材料,则这些制造业国家和原材料国家获得大量美元盈余,但资本只有去投资才能获利,资本获利的性质归结为必须流动。这些盈余国家拿美元,买高端产品以及技术,发达国家不卖,买它们的设备,买它们的房子和地皮,它们不卖,买它们的资源,它们不买,只卖空头的债卷,所以大部分这些美元盈余流向美国的国债和资本市场(这也是四万亿下去,而在国内不发生通胀的一个原因),而国债同样是一个符号,美国拿着融资成本很低的这些钱,因为资本只有流动才有利,只有从融资利率低的地方,流下贷款利率高的地方才获利,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贷款或融资利率很低,如日本为0%,美国也就是2%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利率也就是8%左右,最终这些钱又跑到发展中国家,净赚无风险收益8%左右,同时利用发展中国家要素价格低,发展中低端制造业和资源开采,把这些实物和产品和服务又运回外国,满足外国消费,发展中国家赚的仅是一些符号性质的美元,人家的是实实在在的实物。这是新环境下的国家贸易形式,使得传统物物交换下发展起来的国家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必须改进和创新。
当然上述也源于新形式下的国家分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分工中主导金融相关一些服务业,使其牢牢拥有美元币权,并把这种币权的信用在全世界推广,使得世界能源和制造业的交易以美元结算,并在美国国内降低美元融资的成本,加上施行的资本全球化战略,记住,全球化过程中,真正如今实现的也正是资本全球化,人口现在还不全球化,因为你现在还不能随意出国,专利技术也不能全球化,因为他们不会卖给你们;这是进步的几大动力。所有这都是美国主导全球分工下特殊的产业结构所致,即资本主导,金融主导,金融推导经济,金融创造福利,金融获得收益。而在全球分工中,发达国家通过全球分工,垂直分工,实现新一轮的殖民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在分工中一个行业一个层次有一个国家来做,如果做的国家太多,就会出现生产过多,消费不掉的产能过剩,今中国处在中低端的制造业产业链中,如果进一步提升,则必须做中高端制造业,如不仅是零部件加工,而是制造零部件,但是如今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供给方是谁,谁是最主要的,就是日本和德国,如果中国产业升级,那中国必须干掉德国和日本,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甘愿自己沦落,所以如今中国面临严峻的问题,广东最近几年就是明显的例证,其实际上是一个暴发户,通过没有批准的占地,发展一些加工企业,同时当地居民通过收租和分红,随着成本的上升,原本外国的加工设备慢慢撤离,仅靠椅重化工企业和黄赌毒性质的服务业推动。在外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石油快要涌进,新一轮的争夺展,有人预测将围绕这粮食展开,围绕与粮食相关的东西展开,如水,如今看看自己老家的河和池塘,就知道如今地下水多么贫瘠,华北地下水早已告急。
自己还有一些想法,如今经济等,包括自然科学在内,往往实践走在前面,而理论突破再后,往往技术先取得突破,而理论的突破和总结再后,理论已经慢慢丧失指导实践的功能,那既然已经丧失,我们为什么不借此实现理论发展的独立化,或者说,让经济学的理论独立于经济现实,独立于社会现实,而独立发展,让社会中的理论仅符合逻辑,而非符合经济现实,这也是历史上希尔伯特在实现让数学独立于物理过程中,采用的手法,让数学仅符合逻辑,让自身的逻辑推动其发展,实变、泛函以及抽选代数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上述找到原因。当然这种仅符合逻辑并非不能指导现实,对现实没用,反而是更能预测现实。
发现在社会科学领域,其他不敢说,特别是在中国,存在一个学术研究的分工。并且这种分工类似产业的分工,存在很大的利润剪刀差。经济社会中,越有名的学者,越有名的学校,越研究大而空的东西,简单的东西;越差的学校,越没名的学者,越研究小而实的东西,复杂的东西。大而空的东西与国家政策联系较紧,所以国家需要你;小而实的东西与企业和家庭联系在一起,所以家庭和企业需要你。简单的东西付出努力小,即成本,所以有更多的利润可图;小的东西难搞定,所以成本大,利润少。国家是公共部分,产权不明显,所以赚他的钱好赚;企业和个人是产权明晰的企业,所以赚其钱难。这是社会中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很多社会中的想做有名的学者,做有名的学校的。因为上方利润更多。越下层越注重实在和直接的东西,越上层越注重虚的和间接的东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