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讨
——“工程性与科学性”从冲突走向融合*
摘要:在国内工科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中,由于研究生学习的目的性与教学目的间的偏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企业对目前工科研究生的弱认可度,从而凸显出学、教与用间的矛盾。本文在调查问卷所获数据基础上,首先从学生视角分析了矛盾产生的根源;其次,从社会与企业的角度,明确了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并且,在明确矛盾根源与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教育改革措施;最后,回归教育的初衷与本质,优化施教过程从更好传授知识、培养社会与企业需求的现代工程师从而解决此“矛盾”。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教育;学、教、用矛盾;工程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的视角
工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工程师。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工程师的内涵和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也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在国内工科研究生教育中,由于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形式、研究生自身学习目的及企业需求间的差异,引起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故目前还未完全形成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
对国内某“985”工科大学的机械及控制学科的一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共174位学生反馈了“请指出目前国内工程教育的突出问题”的问卷。共计323条意见及建议,可归纳分类为6点关注。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数据统计
排序 | 突出问题 | 比例 |
1 | 理论脱离实际且缺乏创新性,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 | 50% |
2 | 导师缺乏工程经验 | 19% |
3 | 招生及学术评价体制落后 | 12% |
4 | 课程设置及教授不合理 | 11% |
5 | 学生待遇低且学校资源分配不均 | 4% |
6 | 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无明显区别 | 4% |
如上表所示,其中“理论脱离实际且缺乏创新性,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是学生普遍认为严重的。学生的观点是朴素的,但问题更深层次反映出目前国内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矛盾。此基本矛盾主体是学生与教育者,根源为目的性差异,表现为行为上偏离。即:大多数学生接受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关心“工程性”胜于培养专业兴趣与科学思维;相反,教授更关心学科发展、课题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及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而考虑“工程性”次之;目的性不同导致学生行为上排斥被安排的“重科学性、偏理论性、轻工程性”的课题。从而更加突出了社会、企业需求与教育之间的脱节。
这个矛盾普遍存在于目前国内工科研究生教育中,有体制机制和教育实施两个层次的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必须首先要明确企业与社会对工科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现代企业对工程师素质的要求
1.现代企业对工程师的定义与需求
现代企业对工程师的定义是明确的,即:“具备良好素质、掌握先进技术,而且技术熟练、技艺水平高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类人才;知识面宽(包括人文知识)、综合素质高、了解市场需求、具有经济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和两栖型人才;富有创新精神、能不断将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技术人才”[1]。这个定义对工程师提出了基本和长远两个层次要求,即:首先要求工程师具有熟练的技能,长远希望工程师在掌握基本技能基础上有创造性的工作。
但是现代企业对工程师的需求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因企业而异、因工作岗位而异,是根据国际国内经济状况、企业生产和未来发展方向等诸多要素,具体细化的指标。总的来说,考察现代企业对工程师的定义与需求可以总结出,具有熟练技能与创造性思维是现代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要素。
2.社会与企业对工科人才需求的现状
“虽然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培养了最多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工科学生动手能力比20年前要差。”在2010年天津大学主办的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多所高校的工科教授们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工程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来自企业的反馈更能反映出目前对工科人才的担忧。原清华大学副校长余寿文教授在企业做调查时,问那里的领导:“我们大学培养的人才怎么样,好用不好用?”回答是:“第一,我们企业已经有3700多个技术人才;第二,你们现在的学生我们不太需要;第三,我就要你们向现有的3700人提供新的培训,让他们学新的内容;第四,我们企业要上市,但这么多工程师中,既懂工程、又懂经济、懂管理,能做这个上市准备工作的人才,不到两位数”[2]。
由此可见,情况并不如人意。从中反映出目前工科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工科教育中工程性缺失与实践环节薄弱;培养体系重论文(科学性及理论性)、轻设计、少实践;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重视程度不足等弊端导致了目前社会与企业对工科研究生认可度低的现状[3]。
三、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改革
学生及业界反映出的问题,同样也引起了国内教育者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培养工科研究生,满足社会与企业对现代工程师的要求,教育者从教育体制及培养模式这两个人才培养的基本层面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
1.更加重视教师的工程性背景
教师的工程经验在高校教育人才的聘用中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对现有缺乏工程经验的在校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工程”再培训。
“数量不等于质量,工程教育的师资是个问题。没有对教师产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更没有对教师职位明确提出工程师资质的要求,教工程专业的人不是工程师,这样的师资如何能培养出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出真正的工程师?”[4]。从北京交通大学查建中教授的评价中可以看到在工科研究生指导中,教师具有工程背景的重要性。
情况有所改观。一方面,目前在工科研究生专业学位的教授选聘中,高级职称、工程经验和指导经历已经基本成为了教授聘用的必要条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其工科研究生专业学位的指导教师的聘用原则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曾经培养过一届以上的工学硕士研究生。工作负责、责任心强。”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的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工作模式。由于缺乏工程经验,故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无法有效的解决工程问题,甚至这种指导对学生是一种误导。经过“工程”再培训,有效的解决了此方面的问题。
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该校通过调研,发现近5年来校工作的青年教师,80%缺乏工程实践背景[5]。采取的措施是:首先,在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中加入工程教育环节,安排有工程背景的教授为青年教师授课,组织青年教师去企业参观了解生产过程;然后,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工程项目等方式,增强教师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每年投入300万元,支持青年教师参与工程项目。
效果是明显的,该校教师刘军华没课时大部分时间被“派到”公司“上班”。现在刘军华发现自己不再照本宣科,“我举的例子都是我做的科研项目,与实际结合得特别紧密,比如电路设计在原来的课堂教学中可能讲一些理论就行了,现在,我会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电路设计结合到教学中,学生听了特别有针对性”[5]。
越来越多具有工程经验的教育者加入到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中,有助于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使得研究可以更接“地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技能性的指导,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找“技能对口”的工作要求。
2.改革招生体制
改革单一工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体制,新增且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科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为提高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人才的需求,从2009年开始我国全面开展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招生面向应届毕业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各专业学位硕士点均可接收推免生,毕业颁发毕业证、学位证。
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力度进一步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单独报名且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行。在总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6]。3年来,全国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43万,其中,专业学位硕士30.9万,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所占总计划的比例由2009年的约11%增加到2011年的30%,而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相应减少[7]。专业领域也大幅度拓宽,增加了19类专业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达到38种[8]。从而使得我国专业硕士在短短的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专业型硕士的同时,各高校也相继进行了“全日制工程型博士”招生尝试。工程博士与工学博士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侧重于工程应用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工程博士的培养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校企联合,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造就未来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3.采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富有“科学性与工程性”类的课题获得更多支持
校企合作就其内容而言,是指企业与高校共同投入资源(尤其是互补性的资源)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通过“校企合作”,教育者从中获得互补性的知识、设备和实验条件,增加获得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机会[9]。
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企业通过共享处于技术前沿的理论与研究成果,从而取得有利的技术定位优势,通过合作关系中双方的资源共享与互补来降低研究成本和风险。教育者通过对企业的深入了解,明确企业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提出具有“科学性与技术性的课题”,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使企业没有发现或无力解决的难题有了理论指导而加速解决的过程。
校企合作更可使学生通过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明确学习动力,升华对学习的认识,从而增强研究的动力。同时,在实践中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和实际工作的本领,从中引导学生提升科学思维。校企合作能增进学生对社会实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纠正自大或自卑心理。
目前,高等工科教育的“校企合作”改革力度继续加大,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中,明确的提出要“推进协同创新”,尤其鼓励高校与行业中顶尖企业合作,并且于2011年公布了首批71个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和企业一起、和兄弟高校一起、和科研院所一起,打破壁垒,协同创新[10]。
四、结语
基于学生与教育者产生的这一基本矛盾,教育者从制度和培养模式层面上做出了改变。教育者通过教育形式的改革,实施更多科学性与工程性相结合的研究课题,潜移默化中发掘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中发现问题、提炼科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工作中创造性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教育者初衷不变,只是优化实施过程从而能更好传授知识、培养社会与企业需求的现代工程师。
[1]余寿文,李曼丽. 培养21世纪的优秀工程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49-52.
[2]余寿文. 工程教育与现代工程师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 12-15.
[3]辛钧.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2-35.
[4]杨晨光,张宝敏. 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在何方[N]. 中国教育报,2010-10-30(8).
[5]邱天爽,刘蓉,刘惠文.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7):23-27.
[6]张兴平,孙恒,曹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2(6):14-18.
[7]刘少华.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1(4):21-25.
[8]王静,王敏,屠幼芬.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成为考研新选择[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18-21.
[9]邓颖翔. 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姚晓丹. “2011计划”,协同创新第一步[N]. 光明日报,2012-5-16(1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