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研学生问题多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灵创团队带头人
20余年研究生导师生涯,科研成果不少,但是,最令我伤心的重大发现就是:保研学生问题多!一直不敢承认这个发现,并不断地反复验证,但是,最近又连续出现的多个保研“问题生”,最终促使我下决心公开发表此文。这是我最不愿意发表的成果,既是第一次,但愿也是最后一次!
“保研学生问题多”,这里的“多”至少包含如下含义:1),问题学生中,来自保研学生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明显高于普通考研生;2),保研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种类多,既有能力问题,更有态度问题;3),保研学生的“毛病”复发率高,花九牛二虎之力才治好的“毛病”,很快又复发了;4),给“问题保研生”治病时,来自家长等各方的干扰多,常常迫使我不得不违心地“放水”,虽然明知“放水”的受益者绝非“问题生”,也深知“说情者”其实是在害学生!
细细数来,我曾培养的研究生中,毕业后,出类拔萃者还真不少,比如,1),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教授、博导、院长等比比皆是;2),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创办者为代表的众多成功企业家;3)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为代表的未来科学家苗子也不少;4)甚至还有若干怪才,包括:当红的网络写手、网游高手、动漫行家等;5)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成功的专家型官员。认真对比分析后,发现这些出类拔萃者都具有一些共性:懂得感恩、乐于奉献、善于学习、敢于成功!
学生成才了,最高兴的恐怕不是家长,而是导师!但是,本该成才的学生未能被培养成才,最难受的恐怕也是导师。如果是因为家长等的干扰而耽误了学生,导师将更是欲哭无泪!
为什么会出现“保研学生问题多”这个怪现象呢?经反复琢磨,我也许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希望下述分析有助于后续的保研生们反省;也希望其它导师和学生(包括保研生)提供更多建议和意见,使我们的分析更加完善和客观;特别希望家长们(尤其是保研生的家长们)批评指正。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一:选人标准错位。当前,我国大学生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判断其优劣的主要标准是各科考试成绩,即,如果“某鸭”能够更多地消化被填进的“食物”并长得更“胖”,那么,这只“鸭”便能够被公平、公开、公正地推荐到研究生院继续深造,而其它“瘦鸭”也就无话可说了。但是,作为研究生,判断其优劣的主要标准却转变成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即,研究生的“优”与“劣”完全独立于本科阶段的“胖”或“瘦”。不可否认,许多“胖鸭”确实能够快速圆满地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华丽转身,但是,不少“胖鸭”进了研究生院后,仍然只知“扬脖张嘴”,等待来自导师的“填食”,于是,“问题生”诞生了。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二: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鸭子越胖,急转弯越难。“胖鸭”在小学、中学、大学阶段所获得的成就感主要来自于试卷上的“高分”,他们已经惯于、乐于甚至依赖于课堂和考场之间的驰骋。因此,在急弯道上,当被其它“瘦鸭”超越时,“胖鸭们”便感到遭受了双重打击:既要依依不舍地向自己的传统长项道别,又要忍看“瘦鸭们”在眼前晃动着的屁股,那些曾经在大学阶段被“胖鸭们”不屑一顾的屁股!遭受打击后,部分“胖鸭”能及时反省,发奋图强,并迅速再次领先。但是,也确有部分“胖鸭”本能地,千方百计给自己找借口,把责任推给他人,于是,“问题生”诞生了。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三:“情商”被“智商”削弱。本科是学知识的阶段,英雄可以“千里走单骑”,“胖鸭”不需要(甚至不屑于)与其它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特别是对某些考试技巧还要刻意保密,以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久而久之,“胖鸭”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就严重退化,情商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长期以来,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夸奖、亲朋好友的赞许等更坚定了“胖鸭”的信念:“智商”决定一切!但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能力”变得更重要了,“情商”开始起作用了(提醒:就业后,“情商”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于是,部分“胖鸭”就被淘汰成“问题生”了。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四:自我中心的潜意识更深。如今的研究生中,独生子女居多,自我意识普遍较强,而其中以“胖鸭”为代表的“优秀生”更是“强中之强”。为什么师兄弟们总是与我“过不去”?为什么导师不给我单独安排感兴趣的课题和任务?为什么工作节奏和科研方式不按我的建议来调整?为什么我要给导师打工?为什么我的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和肯定?为什么外界对我总是不公?等等…。怀揣这一连串的疑问,任何“胖鸭”,不想成为“问题生”都难了!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五:企望越高,失望越大。能通过激烈竞争,成为“保研生”者确实是班中“极品”,一般学校也只有大约10%(甚至更少)的学生能够获得保研机会。因此,他们有资格理直气壮地,怀着鸿鸪之志,大踏步迈进研究生院,并给自己定下改天换地的宏伟目标。亲朋好友在急切地等着他传回捷报,同班同学在盼着他征服“珠峰”,没经验的导师把千斤重担放心地交给了他,师兄弟们也以为“来了领袖毛泽东”。结果,刚跨入研究生院的门槛,就被绊了一个“大跟头”!其实,对研究生来说,“挫折”是正常之事,他本应该爬起来,拍拍土,吹着口哨继续前行。但是,对个别“胖鸭”来说却是“天塌了,地陷了,崩溃了”,于是,又一个“问题生”诞生了。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六:强弩之末,本末倒置。保研本应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应该是读研、全面进步、做出成果,但是,个别“胖鸭”几乎是“拼了老命”才总算挤上了“保研班车”,于是,“一上车”就彻底迷失了:吃奶的劲给用完了,对继续深造已经深恶痛绝了;人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前进的动力全没了;给亲朋好友总算有交待了,理所当然地该轻松一下了…。总之,自入学那天开始,其实就已经瘫掉了,演变为“问题学生”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七:不得己的放弃,预埋了“后悔幻想症”。与普通的考研生相比,保研生们选择导师的余地要大得多。一旦拿到保研资格,他们便可以同时联系若干高校的多位导师,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这刚好又成了个别“胖鸭”的严重负担,因为,每个候选导师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选择任何导师都意味着“胖鸭”主动放弃了别的有优点的导师,非常可惜,但毕竟又不能“一女多嫁”。怀着遗憾踏入师门后,一遇不顺,马上就“后悔当初,如果选择另一个导师,也许就不会这样了”。随身揣着后悔药,不想生病都很难,这样的“问题生”真可怜!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八:无名的优越感,导致“特权幻想症”。如今,在各类研究生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某种奇怪的特权幻想症,比如,往届生会认为自己的丰富社会阅历不应被忽略;应届生会幻想导师的特别关照,因为,与往届生相比,他想当然地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考研战场上的“首战告捷”者;贫困生也以为有理由要求特权,至少导师应该给予额外的经济补贴;富二代或官二代学生也常常企盼导师的另眼相待;保研生的优越感更强,当然自以为更应该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如果某位保研生再与导师有某种熟人关系,那么,这样的保研生就更有理由企望受到特殊礼遇了。但是,通常在导师眼里,所有学生都一样可爱,都会受到同等严厉的要求,于是,企望破灭后,个别“保研生”或“关系保研生”就很自然地演变成“问题生”了。
“保研学生问题多”的原因之九:晃动杀撒手锏,导师必就犯。如今研究生导师已经演变为一个高风险职业,且不说什么“抄袭门”和“审计门”等一系列的“生杀大门”,单说给“问题生”“治病”就风险重重,一旦学生或家长亮出“抑郁症”或“疑似抑郁症”的红牌,那么,导师就得赶紧“急刹车”,并马上“调头”,于是,该“问题生”便立即升格为“大爷”,导师得随时“好言,好语,好商量”,只求能够让他活着离开学校,就谢天谢地了!导师的这种奴颜媚骨使“聪明”的学生(包括保研生)看到了“商机”,于是,一大批“问题生”又被催生了!
上面我极不情愿地说了“保研生”的许多坏话,但是,绝无歧视“保研生”之意。学生出现任何问题,导师都有不推卸的责任!“子不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嘛,我只希望广大“保研生”们能够与导师一起共同努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以实际的成果证明:“保研生”确实是名符其实的优秀生!
最近,网上一个针对家长的微博对我触动很大,该微博说“在智力发展上,智力的根本要素不是知识、技能,而是心智的活泼和敏锐,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等,这些品质是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习成为最大的快乐。这些品质是天生的,每个孩子都有这些天赋,重要的是做家长的要善于发现、鼓励、引导,为它们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至少不要损害、扼杀它们。”我一直在拷问自己:作为导师,我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保持学生的心智活泼和敏锐?
但愿世上没有“问题学生”,只有“问题导师”!我是“问题导师”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