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如何集中科研注意力

已有 7193 次阅读 2015-8-13 16:46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次谈到如何提高科研的效率,这次谈谈如何集中科研的注意力问题。

这是个庞大的问题,可以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比较复杂,这个问题不好写,所以先从不集中注意力开始。

在诸如以下情况下,可以暂时将科研放一放,不集中注意力也罢:

第一,家里有重要的事情,比如父母或家人身体不好、孩子高考、其他家庭重大事务,与你的科研工作时间发生冲突。

第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过了适当的年龄,比如30岁吧,为了科研,评职称,或者完成考核任务等等,牺牲结婚,或者结婚后暂时不要孩子(不是因为不喜欢孩子,做丁克族),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没有看到哪个硕士生(差不多是做科研的起步文凭吧)饭吃不饱,住在大街上的。没有房子,可以租个小房子,没有钱买尿不湿,可以用尿布,要知道,你们的父母自己都是用尿布长大的。

第三,职业不是你的主业。比如你虽然在科研院所或高校上班,但是你的主要精力和兴趣是在教学、炒股、外面兼职等等,干嘛要做科研?

第四,不要为注意力而注意力。如果你衣食无忧,科研工作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那也没必要集中注意力,说明你不太适合搞科研,即使做,也可能做不太好。还不如早点退出,少占用科研资源。科研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下里巴人,科研就是一个工作而已。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也可以不要集中科研注意力。

 

好了,下面谈谈如何集中科研注意力:

第一,要有科研理想。这个是最高境界,是让你一辈子投身科研的动力。

第二,制定目标。给自己科研制定一个目标,以5年为限,每年干什么?3年干什么?5年要达到什么目标?经常想想目标,一般就不会太懈怠。

第三,科研兴趣。兴趣很重要,不深入讨论了,因为有兴趣,就不容易被打扰,再辛苦也没关系,注意力也容易集中。

第四,适当的压力。每年一般都会有一些考核,到了一定的时候,总归要评职称,适当的压力是外部的,有点逼的意思,但是也是有效的。目前的现状是,外部的压力似乎有点大,这是不对的。

第五,尽量让科研短期内形成良性循环。如果集中注意力做科研,坚持一段时间,必然有成果,而成果会形成正向反馈,让你更愿意去做科研。一旦在科研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以后要集中注意力是很难的。

第六,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你的成果与你做实验的时间、在电脑前的有效时间等等成正比,与你玩手机、游戏、刷微信的时间成反比。工作时除了电话,可以将微信、QQ等等东西关闭。关键时刻狠一点的话也可以将手机静音,我读博士时有段时间就是这样,每天中午看一下手机,傍晚以后才正常用电话,手机基本上已经成为浪费时间最多的东东。

第七,家人的支持。每个人都会面临生活琐事,没有家人支持,肯定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大问题,家里永远有一堆事情,总得有人做。我看到院士有夫妻是双院士的,这只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如果夫妻都从事科研,还是比较辛苦的。对于年轻人,如果确实喜欢做科研,在找“准家人”的时候恐怕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2015.8.13  俞立平 于扬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912781.html

上一篇:如何提高科研效率
下一篇:课题、奖励与论文的相对重要性
收藏 IP: 58.241.135.*| 热度|

22 张士宏 武夷山 马秀兰 王启云 曹聪 朱延平 郭战胜 王超 苏光松 黄仁勇 陆俊茜 晏成和 任俊杰 石磊 何俊 姚伟 姜春林 张明 jiaowoleifeng icecreamer biofans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