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无法燎原的星星之火——谈谈高校的非主流学者 精选

已有 13556 次阅读 2017-3-19 15:33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各个高校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一些影响力大的高校,往往有深厚的学术积淀,以及较强的学者团队,但是其实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在高校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非主流学科的少数学者,他们在圈子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其学科并非是其高校的主流学科。以图情学为例,比如河南师范大学的梁立明,同济大学的L老师,江苏苏北某高校的W老师……

   由于不在本校主流学科,因此往往难以享受到较好的科研资源,这些老师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从事研究,其研究团队难以壮大,个人发展受到限制,所以我将这种现象总结为“无法燎原的星星之火”。

   从微观学校层面看,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学校资源有限,当然,如果有远见的领导认为应该加大投入,未尝不是一种方法,这特别适合那些非211985高校,比如河南师范大学,这个学校我没有去过,但是一提到这个学校,我们这个圈子都知道梁老师。

   从学者个人层面,要付出的艰辛超过其他许多老师,除了经费、人员、设备等限制外,在职称评审,个人发展等方面也受到许多制约,要么你坚持,要么你融入学校的其他环境,放弃你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总之会导致这些学者个人才能的巨大浪费。

   从国家层面,我始终认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做点什么。若干年之前,我国高校开始了大合并运动,对这种合并的利弊至今尚有争论,比如浙江省,大部分人认为对浙江不利,211985就只有浙江大学一所,但是有人要问,为什么江苏没有像浙江这么彻底?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话题不必扯远,除了合并以外,高校之间能否创立一种流动的工作机制,鼓励各学校的非主流学者向主流学科高校流动,比如工作期限是3-5年。

   前段时间教育部提出不鼓励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挖人才,这是一种“堵”的解决思路,能否设计出一种“疏”的解决思路?

   我认为,建立大学教师流动工作机制,是彻底解决上述问题的终极方案。因为我国高校大多数是公立高校,推广比较简单,对此我有足够的信心,也希望领导们能看到本文。


                                             2017.3.19 俞立平 于宁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1040374.html

上一篇:宁波大学CSSCI论文部分作者H指数分析
下一篇:电脑发烧友的级别
收藏 IP: 39.188.106.*| 热度|

30 蔡小宁 武夷山 黄仁勇 刘立 史晓雷 晏成和 陈南晖 吕乃基 王启云 郭战胜 马军 刘桂锋 曹俊兴 彭真明 陆玲 黄永义 刘玉仙 杨正瓴 蒋永华 罗春元 徐耀 韦玉程 李兆良 高友鹤 zjzhaokeqin xlsd yunmu gaoshannankai wangqinling Global0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