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资源是发展科普事业必需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科普工作的基本条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四大基础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方案》新增的科普人才建设工程,莫不与其相关。
科普资源大体可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三类。有形资源是指如科普场馆、展教设备、展品、科普图书、影视资料等物质资源;无形资源是指那些非物质性的资源,如相关科普政策,公众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道德伦理等;人力资源是指各类科普组织机构中所拥有的且能为科普事业所用的人员。
现状:不能满足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需求的同时存在资源浪费
我国科普资源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场馆类科普设施不能满足公众需求。据科技部2009年度的科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科普场馆1400余家(含科技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青少年科技活动站)。单就科普场馆本身而言,我国大陆地区平均160多万人拥有1个科技类博物馆,而美国是平均40万人拥有1个科技类博物馆,英国是平均75万人拥有1个科技类博物馆。另外,科普场馆内的展教资源也严重不足。我国科普资源的分布是一个倒金字塔的形式,大城市、省会城市科普资源较多,而中小城市科普资源较为匮乏。
二、传统科普传媒不能满足公众需求。适用媒体传播的科普作品匮乏,特别是优秀作品严重匮乏,科普创作出现空心化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公众的兴趣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众对科普精品的诉求不能得到满足。相反,一些伪科普的图书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横行,以“科学”的名义向公众传播伪科学,大肆占领本属于科普的阵地。
三、新型科普跟不上公众的消费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众了解科学知识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动漫、网络游戏、博客、微博、手机讯息等。在公众迷恋这些新形式时,科普作品,或者说优质科普作品并未出现在公众的选择中。
上述不足也恰表明现有科普资源浪费严重。一些科普场馆由于缺乏展教资源而造成科普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更有一些场馆“改头换面”或是靠出租房屋“守摊子”;一些新建场馆追求新、大、全,而不是因地制宜;科普作品的缺乏造成科普传媒不能尽其科普之能,导致科普传媒被伪科普占用。科普创作的空心化,导致大量低水平的科普作品充斥市场,一些科普作品因其平庸,一经问世就无人问津。这些低水平的科普作品浪费了极其有限且宝贵的科普资源建设资金。
原因:体制僵化、理念落后、经费不足是三大阻碍
一方面是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另一方面又存在铺张浪费、重复建设现象,这主要是我国科普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僵化、理念落后造成的,资金不足也是一大主因。
我国科普资源的建设主体大多是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企业很少参与或者说参与科普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而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大部分还保留有计划经济烙印,针对科普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也相应地留下了计划经济烙印。如对科普人员的管理,大部分科普场馆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来管理的,没有建立相应的市场激励机制。
科普资源建设的理念落后造成了资源浪费。如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一味追求场馆的宏大、场馆内展教品的新奇,而非因地制宜。这样造成一些地方出巨资建设了一些科技类博物馆,开馆时轰轰烈烈,然后就一直处于“守摊子”的状况。大部分展教品只展示科技知识本身,而没有给公众传递科学方法,引导公众具有科学精神,更没有深刻地反映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最终给公众的导向就是凡是科学的东西都是好的,从而使公众迷信科学,也给伪科学提供了滋生的空间。
科普资源建设资金不足是目前管理体制僵化的结果。我国科普资源建设主要依赖公共财政资金,社会其他资金较难或者说不愿意进入。美国博物馆年度总经费的1/3来自民间赞助,是有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加以激励和保障的。而我国目前鼓励民间力量共建科普资源的相关优惠政策法规缺失或不落实,致使经费投入渠道单一。同时由于公共财政资金的拨款基本上是沿用计划经济模式管理,投入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我国民办博物馆数量很少,主要是由于难以获得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资格。民间社团、企业和个人出资兴办或赞助科普资源建设,实际是在减轻政府的负担,理应得到政府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但是政策法规的缺位挫伤了其积极性。
出路:加快科普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普产业发展
要促进我国科普资源建设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快科普管理体制改革。改掉僵化、落后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合理、宽松、协调的科普资源建设氛围,让社会各界愿意参与科普资源建设。科普是公益性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政府有义务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同时,公众也有参与科普资源建设的权利,让公众有这样的认识:人人参与科普,人人受益科普。贯彻落实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国家公共科普资源建设与管理体制,使之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 0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