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某同事(ref.)在电话里和我聊了一下不久前提到的、《发现扎根理论:质性研究的策略》一书中译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里的问题。
王春凤(护理学博士候选人)正在和我一起对这份材料进行核对及分析。小王刚刚才开始核对,就和我一起发现了篡改/歪曲、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阉割英文原著作者的观点/立场等一系列问题。因为我要赶在农历新年之前完成另一项工作,所以暂时先把我们已经发现的部分问题和各位分享。(强调:我们才开始)等小王和我完整地核对及分析完之后,我们会公开我们的发现。昨天和我电话的这位同事(ref.)问我,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 当然会有。
先谈一下利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的问题。我提醒了王春凤和李晗(传媒学)两位,她们都测试了一下,把“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不断比较[方]法)丢到翻译软件里,英译中的结果都显示“常数比较法”。什么叫“常数比较法”?(见图)
篡改/歪曲英文原著的内容:
英文原著里原话:“…systematically relat[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 obtain the best of both methods for generating grounded theory” (p. 261) 被翻译成:“…如何系统地关联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以获得两种生产扎根理论的最佳方法…”(见图)“两种生产扎根理论的最佳方法”?定性研究一种扎根理论?定量研究另一种扎根理论?又在企图把扎根理论当成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同样,在多处(包括目录)把“qualitative analysis”译成“质性研究” (见图)。你觉得英文原著的作者(Glaser & Strauss, 1967)会随意地、互换使用“analysis”和“research”这两个词吗?
王春凤还指出,在中译本里,把“sample”和“example”都翻译成一个意思(见图)。请问,这两个英文单词是一个意思吗?
和篡改/歪曲比起来,那么阉割英文原著作者的观点/立场之做法就是“小事”了。
先分享到这里。等我们完整地核对/分析完后再公开我们的发现。我们对类似这样的瞎搞/当成儿戏/急于求成等行为一点都不陌生。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英文世界,陈尹、冯园、王颖和费小冬在Chen, Feng, Wang & Fei (2022)一文里有指出洋人的这些把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2 1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