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为什么总有孩子想不开?

已有 2663 次阅读 2013-7-11 14:04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刚看到一则新闻,说是因家庭琐事与母亲争吵,阳新15岁少年跳楼身亡。一个年少的生命就这么没了,痛惜的该是谁呢?

我们不能再去指责这位母亲了,她肯定是肠子都悔青了。而对逝去的少年,说什么又都没有意义了。这便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尴尬。

两三年前,我们身边就发生过一起悲剧,某著名中学的某著名副校长,儿子高考完了,分数也出来了,可以上一类大学,可距父母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于是,父母的抱怨和责备最终让孩子受不了,从自家的阳台上跳下身亡,结果其母迷糊中被车撞了(有说是故意去撞车的),其父与母离婚了,后又找了位年轻的护士。

你要说这些是悲剧,可总有些喜剧色彩,让人哭笑不得。我总劝说身边的人,教育不能太功利,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产,爱孩子就要多点耐心,应该多尊重他们,等等,无非是要学会怎样去爱。

世界上基本没有父母会否认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各自的方式和爱的程度不同而已。可为什么总有孩子想不开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矛盾和问题,不只是孩子想不开,我们的父母大抵也想不开,或者说放不下。

在中国,当然也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孩子生下来后便要学习——这还与动物界其它动物不同,它们是必须学会寻找食物,否则极可能成为别的动物的口中食。

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有国家,有民族,有社区,不至于让孩子一出生即开始学习生存本领。饭是要一口一口地吃,孩子得一天一天慢慢地长,即便你想锻炼他或她的独立性,也得一点一点地来,急不得。

对于年幼的孩子,说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恐吓更是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们的父母时常会得意于孩子听话,以为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做肯定好,从来不问孩子是否真的接受了。

我有一个四岁多的儿子,我对他的政策是“自由生长”,至今都没有意教他什么。我除了上班,绝大部分时间是用来陪他玩耍,而且是不带什么目的性的。他的妈妈很担心,怕这样下去会毁了孩子,消磨掉了他的潜能,譬如音乐或绘画。

当然,我们也拒绝了将他送去学英语,尽管有老师说他英语不错。我的理解是: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是第一位。只有身体和心理健康了,他才会感受到生的快乐,以及人活着是多么的幸福。

我儿子也会调皮,也会惹人生气,偶尔也会生病,我觉得这些都挺正常。有一次,他让我很气愤,对他发了顿火,受伤的自然是他。我因此于心不忍,问他:“爸爸这样做是不是不好?”他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我便向他道歉,保证以后不这样。他却很认真地回答我:“爸爸,你可以教育我,但不能发脾气!”

我总记得他这句话,还是他三岁多时讲的,因为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合情合理,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么做。然而,生活中我也不能决然做到,譬如最近一次,他一早起来不想上幼儿园,而我又得赶去上班,于是父子矛盾爆发了,最终让他哭得伤心不已。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问题,主动与其和解,并允诺他“今天不上幼儿园”。儿子反倒也大方,只是说了句:“你又发疯了。”第二天,再送他上幼儿园,他二话没说。

从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与其说孩子倔强,不如说我们家长有时不会想,譬如孩子上幼儿园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更不是硬性的任务。

当我们在生活中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时,想一想孩子何尝不需要呢?尊重他或她,就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她),多给点成长的自由,给予其充分的信赖,便是再好不过的正爱了。

如果这些我们都能想开了,那么孩子又会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2013年7月11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707158.html

上一篇:卡马乔不是骗子,中国足协应当反省
下一篇:能否让孩子自己选择未来?
收藏 IP: 58.54.10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