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孩子的学习

已有 1938 次阅读 2020-5-12 11:05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QQ图片20200512110349.jpg

 

 

今天的孩子面对的是一个不单纯的世界:充满竞争、功利、欺诈和谎言的“黄金世界”,像洪水一样冲垮了孩子们天然、朴真、光亮和透明的“水晶世界”。

人是有“双重”属性的,孩子们本应侧重于自然性,成年人自当侧重于社会性。然而,现实是孩子们过多地掺杂了社会性,成年人却越发显得过于自然性——老成的孩子与幼稚的成人,把世界的秩序搅乱了。

关于教育,现在真的不缺乏对孩子的,恰恰是放纵了成人的,或者说国民的。

今天的孩子,除了九年义务教育该学习的,课外的各种学习已然“喧宾夺主”了,这是对我们主导的教育的否定,还是所谓“差别”、“个性”教育使然?

因为大家都在学英语、奥数、钢琴、美术、舞蹈、编程、国际象棋、跆拳道、唱歌……等等,所以实际上“套路”都是一样的,没什么“个性”和“差别”。

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从小到大,除了玩手机、玩游戏、吸粉、成名受人吹捧之外,几乎找不到可以“快乐”的事情——即便所谓“情商”高的,也只不过学会圆滑,背后多半藏的是“急功近利”。

这是孩子们应该学习的吗?

没有谁会怀疑现在孩子们“思维活跃”,可“心神定力”呢?创新创造是人类不竭的生命原动力,可这种力量也需要信念的引导,否则会“泛滥成灾”,伤害人类及其无辜者。

中国人羡慕欧美国家的“发达”,过去是指“现代化”,现在是“自然化”,即蓝天、白云和自然的生态环境。可是,我们的思维还没有“返璞归真”——不是要回归原始社会,也不是要回归基本思维,而是要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孩提时侧重自然属性,成年后侧重社会属性。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伴随着他或她的成长历程,学会“健康、快乐”是其首要本领——不要动不动跳楼,动不动撒手人寰,轻视生命的存在。

当然,在学好“课内”学科的前提下,想要涉猎“课外”学科,只要不带强烈的“目的性”,凭兴趣爱好去学一些亦无可厚非——这里没有什么起跑线,一个人的起跑线永远是在他或她想向哪个目标冲击时的原点上,人到九十都会有这样的“冲动”。

什么是“为孩子好”?陪他(她)度过天真无邪的童年,走过稚气未脱的少年,开启激情满怀的青年——后面的,随他(她)去!

 

 

2020年5月12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1232811.html

上一篇:差点掉进了“红坑”
下一篇:人生的尴尬:寅次郎的故事
收藏 IP: 111.47.62.*| 热度|

1 舒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