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有一部动画电影,叫《哪吒闹海》,40年前横空出世;今天有一部动漫电影,叫《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过40亿元。相隔40年,两部电影讲的都是同一个人物:哪吒。
哪吒何许人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道教护法神。对其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文学作品中。
但是,这两部电影展现的都是哪吒“小时候”的故事——幸运的是,我都看了;不幸的是,看了后又“迷茫”了。
当年在沙田煤矿礼堂观看《哪吒闹海》时,确实被电影的彩色画面和神奇故事所吸引,对于哪吒在大雨中对父亲喝一声:“爹爹,我把自己还给你!”噙发,睁目,横剑,自尽。这一层含义并无理解,只是觉得哪吒挺英勇。
而今天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愤愤地说:“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毕竟任性的话从孩子口中出来,没什么奇怪的。
对比两个哪吒,我又发现时代的不同:自刎的哪吒表现出悲情的一面,既有顺从,又有反抗,但最终以牺牲自我来表达;愤怒的哪吒表现出顽劣的一面,既有任性,又有理性,却最终以抗拒压力来表达。那么,究竟哪个哪吒好呢?
哪吒不是成年人,他是一个孩子,神话却赋予他“魔力”,他有超常的力量——这一点是其他孩子所不能及的——当然,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能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战胜一切。
问题是,谁都没有。这是现实。
现在的问题是,《哪吒闹海》曾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彩色动画电影,获得过一些国内和国际大奖,是一代或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过40亿元,市场影响力显而易见,而且它还会有“之什么”的后续,或者会树立一座“丰碑”。对待这两部动画片的态度,其实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一个是牺牲自我,为了正义;一个是不是我不牺牲,但要我愿意。
可无论怎样,孩子的世界需要这么多的“牺牲”吗?人世间的道义,真的需要像哪吒一样的孩子去承担吗?理论上我们都可以否定,但如果看看世界其他战乱或贫穷的地方,又有哪个孩子不是在忍受或者承担着本不该扛在肩上的东西呢?
我们可以告诉我们的孩子:你尽管任性,别怕!能够这样吗?突然间,我觉得自刎的哪吒是一个成熟的孩子,愤怒的哪吒显得有些幼稚,为什么会这样?
看看创作者就知道了。《哪吒闹海》的创作人基本上是原《大闹天宫》的班底,《哪吒之魔童降世》说主要是一个叫饺子的人弄的。两代人,两个时代背景,制造了两个不同的“哪吒”。
哪吒是个孩子的吗?显然不是,他是一个神话人物,道教和佛教都赋予了他不同的身份和价值,他其实是他们道义的表现形式和化身。那个跟孙悟空斗打的哪吒,那个在姜子牙帐前效力的哪吒,已然不是什么孩子了。
我们之所以这么关注“哪吒”,原因是我们把他当作孩子来看——如若按神话里的来算,他比我们都年长若干倍。现在是,无论两个哪吒呈现出的哪种“孩性”,我们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似乎都能找到。
我们应该怎样跟我们的孩子相处?相信这是许多家长慕名去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原因所在。答案呢?是孩子没有不任性的,是家长没有不任性地认为孩子应该懂事——由此看来,任性的不只是孩子,家长们亦是如此。
我“任性”的觉得,相隔40年出现的两个“哪吒”,总体上会给人以启示,可以安慰我们的心灵,却未必能唤醒沉睡的人。
2019年8月19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1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