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中国人心理探究

已有 2349 次阅读 2019-3-7 11:08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f2a9cee9-5ae2-4613-b2a1-859f295c17f9.jpg

中国人的心理其实很孤独



 

我没说当代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心理的形成,总有些历史的积淀,或者说是文化的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心理的一种映射。

近代以来,中国被迫向西方学习,竭力想割断基因的“脐带”,可是,时至今日,又如何?

中国人的心理,第一可以说是“自作聪明”——这便是为什么我们那么崇拜有“智慧”的人,譬如圣人和先贤。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既奠定了中国人这种心理的基石,也把中华文化的根扎下了。古代的圣人和先贤们,自认为探究到了世间的真理,可以把握“天下大势”,决定每一个中国人的取向,所以著书立说就成了应天而为的事了。

一个中国人,你叫他做某一件没做过的事,他可能会犹疑半天,倘若让他说,或者你没有提醒他说,他都会口若悬河开来,把个“理”说得头头是道。为什么呢?这是心理的遗传,也是文化的遗传,建立在“我很聪明”的基础上。

因为自以为“聪明”,中国人保持了将近两千年的“自信”,这个“自信”逐渐让我们“固步自封”起来,直至西方坚船利炮过来,打碎了“千秋中华梦”。

中国人的心理,第二可以说是“欲盖弥彰”——什么事情,都不能明明白白地袒露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也构建了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含蓄。其实,也是自相矛盾的。拿孔夫子来说,他本来是要“治国”,口头上却宣扬“仁政”,实际呢?哪个君王不使用暴力?

这还不是问题,问题是中国人的心理反应是:不仅自己秉持这样的理念,而且要别人也相信并接受,否则……

中国人的心理有严重的“排他性”,正所谓我们常说的“眼见为实”,而真正“看”到了,又怀疑说“不一定”——总之,如果不是他心里所想的,他千方百计要去说服别人,直至别人“同意”他的观点。

你要问一个中国人,他到底想说什么,他会回答你“没什么”,最终回到了“无即有”的怪圈里去了。

中国人的心理,第三可以说是“强加于人”——尽管孔夫子也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他自己便没真正做到,所以他的弟子们也没人做到。这个例子现在很常见,如网上经常看到的,说什么哪个国家原本是中国的附庸国,废弃了汉字怎么怎么样,仿佛在告诉我们,别人挺想继续作为中国的附庸而存在,挺想恢复汉字的使用,挺想全体学习汉语,都讲普通话,等等。事实是这样吗?有必要这样吗?

最近有位作家讲实话,说一些作家介绍时,称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好像我们的文学已然走向了世界,而且在西方国家引发了“中国文学热”。可问题是,正如这位作家所言,有几个西方人在读中国这些作家的作品?书真的出版印刷了吗?究竟卖出了几本?

中国强加于西方的是:看,我们不比你们差!

为什么要这样比较?近代以来,或者说更长远一点,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化,西方世界的探索一直在引领着世界,这点毋庸置疑——向西方学习,我们学习得还不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说了这么多,再说下去,会把中国人说得“一无所是”的。柏杨写了本书《丑陋的中国人》,曾经引发的是我们的反思,而现在呢?有了点钱,竟然可以全盘否定,不承认我们的不足,一搞什么什么让西方汗颜——这点真的很可笑,因为别人真的没有那么关注我们,我们也真的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从科学研究来说,西方很多科学家都在潜心研究,出来成果那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非有什么捷径可走。中国目前也只是在追赶,差距是明显的,总体上还需要时日,甚至很长时间。就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以后,说起中国人,多是“勤劳、勇敢、善良”——我想,如果都能这样,中国才真正有希望。

我们要把心态好好调整一下,要继续沿着“五四”精神的指引,革除旧思想弊病,积极向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其他文明学习,重构中国人的心理,向世界展现一个健康、积极、开放、包容的新状态。

 

 

      2019年3月7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1166182.html

上一篇:带“小坏蛋”黄曦走欧洲(1)
下一篇:沈巍,有点尊严,不要被人当猴看!
收藏 IP: 111.47.62.*| 热度|

2 信忠保 冯兆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