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锋启云涌
【摘要】云作战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云作战体系建设始终行进在正确道路上的规则性依据,主要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云作战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困难而艰巨的过程,为确保这项工程的运行基础坚实可靠,需要在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要求的指引下,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确保云作战体系建设始终行进在正确道路上的规则性依据,主要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一、统一领导,科学谋划
从国防发展和军事重大工程建设的历史看,坚强的统一领导和系统的科学谋划,是建设项目最终成功的重要保证,也只有遵循体系建设的自身发展规律,形成政令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体制,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规范运行,才能针对既定目标,聚力前行,进而优质、高效地完成云作战体系建设任务。作为一项长期、宏大的复杂工程,云作战体系建设,在起步之初就必须有统一、坚强的领导,以及科学、周密的统筹规划,并从宏观上对云作战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同时对建设过程实施集中且高效的领导、指挥和调控。“统一领导、科学筹划”这一建设原则非常重要,这是由云作战体系的规划系统性、建设长期性、内容复杂性决定的。经过军事信息化设施的长期建设实践,武器装备的井喷式多样化发展,军队战斗力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面对国防科技、武器装备、作战模式等方面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军事力量体系建设需要一套新型的军事理论作为理念基础和支撑架构。该理论所秉承的军事理念,既能充分激活军事变革所带来的新体制巨大潜能,又能为高效率发挥现有信息化指挥与作战平台、各类新型武器装备的实战价值,并积极推动综合战斗力的跨越式提升。这恰好为云作战理论的适时产生和全面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进而促进新型战法运用和作战体系创新建设的全面实施。作为一种新型军事理论的具体运用,云作战体系建设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如果没有坚强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科学规范的统筹规划,云作战体系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将会受到影响,甚至会阻碍智能化、信息化与机械化复合发展的军事革新进程。
二、实战牵引,把握重点
按照云作战体系建设要求,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作战任务是军事作战力量体系的根本职能。只有以未来多样化作战形态及其对实际作战能力的需求,引领和带动云作战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建设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比如,在新军事变革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的体系化军事力量,不仅需要履行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平建设与发展权益的主要使命,还要遂行各类非军事行动的“多样化军事任务”。由于复杂的国家地缘与周边环境,各种潜在危机引发地区冲突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与世界军事强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提前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有备才能无患。加之,随着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与国家相匹配的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也应该得到同步提高,军队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职能和作用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云作战体系建设,必须以新时期国家军事战略方针和作战力量的历史使命为指导,按照未来作战的多样化特点和复杂性规律,以加强实战能力和应对突发战情为牵引,确定云作战体系建设的战略分层,明确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及跟进建设的具体方面。在做好顶层规划的前提下,区分轻重缓急,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统筹安排建设资源,有序推进云作战体系的重点建设与全面建设。
三、广泛借鉴,突出特色
构建云作战体系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要避免陷入世界军事强国力量体系建设的既有模式,以避免在战时处于被动而受其所制。构建“你有我有,你无我有”的云作战体系,需要广泛借鉴世界军事强国的发展经验,同时要充分体现自身军事优势与特色,以确保综合战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例如,比照世界军事强国,发展中国家的军事现代化建设时间相对较短,一体化作战体系建设水平与世界军事强国尚有很大差距。除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平建设与发展权益的主要使命,国防和军事建设还需要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国防和军事建设角度看,军事作战理论在创新方面相比以往需要有所突破,亟待形成“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作战理论体系。该理论既要适应未来多样化军事作战的发展趋势,又要秉承国家军队的传统作战优势和自身特点,同时还能指导部队实战化训练和演习,以弥补实战经验不足的短板。这就要求在强调自主创新建设云作战体系时,努力借鉴外军作战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探索、积极前行,分析和领悟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规律,把握未来军事作战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军队作战特点和优势,坚持既要发展科技装备,逐步消除与世界军事强国的装备代差,又要自主创新,构建独特的云作战体系,深入探求现代军事作战思维、谋略运用和力量机动的各种特点,全面掌握军队和力量建设的现状,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作战体系建设与发展道路。
四、先行试点,有序推进
实践证明,新的政策、制度和建设成果在大范围实施推广之前,采取局部试点,发现缺漏,强化优势,积累经验,通过总结、修正和完善,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是一条比较科学、相对安全且符合逻辑的实际路径。云作战体系建设,是一项新兴工程,在其实施过程中,这样那样的问题、困难和阻力在所难免,需要采用一种积极、稳妥的方式,才能确保成功。按照先行试点,有序推进的原则,云作战体系建设需要结合军事力量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分步骤实施。优先选择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近中远程打击手段兼具、隐形与机动能力较强的战区或局部,开始试点;然后,在试点成功、条件成熟之后,全面推广试点单位的建设经验,扩大云作战体系建设规模。这是云作战体系建设立足现有条件,着眼长远发展的积极稳妥与安全可控策略。在难以判断全面建设的有效路径时,集中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抓好试点区域的力量体系建设,由点及面地逐步推开,能够减少建设风险,提高建设效率,在发现各种建设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建设理论和制度机制,科学规划建设进程,寻求全面建设的最佳战略与策略,明确全面建设的优化方法和可靠路径,确保云作战体系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实施与推进,一定要避免急于求成、一哄而上、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等盲目与浪费现象。
五、军民融合,协力建设
国防与军队建设需要动用国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多种资源,体系宏大、关系复杂。云作战体系建设涉及陆、海、空、天、网各个作战军种,包括智能化、无人化机器军和光电磁波声等新质作战力量,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外交等众多领域,云作战体系建设离不开国家、社会和经济各界的共同努力。将云作战体系建设纳入国家、社会和国防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充分利用国家的建设资源和成果优势,走军民融合、协力推进的道路是正确和可行的选择。当今社会,许多新型军用技术装备在开发之就考虑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前景,并通过尽可能快的商业转化,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同时一些民用技术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已相当先进或成熟,军队没有必要投入经费和时间重复研发,完全可以通过采购或军民联合进行二次开发,促使成果由民转军。依靠国家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军事和民用两个领域的交流,既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也可以增强国防系统、军事力量和实际作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重复性投入,大大降低国防与军力建设的综合成本。因此,云作战体系建设只有融入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才能走出一条投入少、成本低、效益高、发展快的全面建设之路。
六、立足现实,复合发展
对于有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其军事作战体系具备了机械化与信息化“两化并存”的总体特征。机械化,是作战行动所必备的重要基础;信息化,是军事科技发展所产生的新增作战要素,是现代联合作战的关键支撑。随着军事科技工程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形态已呈现出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化联动”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主要指无人化智能机器军的全战域作战运用,是未来联合战力高效率提升的倍增器。加快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复合式发展步伐,是军队推进体系作战能力转型的必由之路,脱离这个现实进行云作战体系建设,不仅会影响云作战体系建设的质量与效能,还会逐步落后于时代的最新发展。“立足现实,复合发展”,就是要完善机械化,固强信息化,实现智能化。在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上全面追超世界军事强国,是历史留给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任务。“立足现实,复合发展”的云作战体系建设原则,既注重当代的现实情况,又兼顾前瞻性作战需求,且蕴含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和主动进取等要义。只有在机械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复合式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云作战体系才是正确、有效的主动性策略选项。云作战体系建设通常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过程,基于机械化的不断深耕,先以信息化、智能化军事作战体系建设为重,再以云作战体系建设为辅,进而数者并重,通过云作战体系建设引领多样化军事体系建设,使得联合战力向更高层次持续发展和跃升。在云作战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同步启动云作战理论的普及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云作战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实用战法、装备配置等方面的复合性研究工作,培养出一大批适合云作战要求的复合型指挥人才和骨干成员,使其在云作战体系建设和未来作战中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云作战”理论初探[J]. 中国军事科学, 2013(4): 142-151.
[2]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再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4(3): 129-138.
[3]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三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5(1): 135-146.
【友情提示】本文主要内容选自作者的书稿《云作战导论》,更加完整、详细的背景资料可参见:
1. 科学网:戴锋的个人博客(《云作战导论》节选系列);
2. 微信公众号:云作战(『云作战』论点信息系列)。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不涉密;作者对在科学网所发表的“云作战”相关原创文章与博文拥有版权,侵权必究。
【联系作者】电子信箱:fengdai@126.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