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0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tive007

博文

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收入低”问题的正能量看法和可行性建议

已有 3643 次阅读 2014-6-23 15:0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数学, 职业精神, 高校青年教师

我是一名青椒,高校里的青椒。今天看到一成名教授的帖子“年轻教师活得有尊严是中国科技的未来”,真的是感激涕零,觉得终于有人为我们考虑点,说点话了,虽然未必有用。

   首先,我们的综合收入明显低下。我有一篇帖子,谈了和农民工的比较。其实,我们的社会认可度也偏低,外出时经常听到中国老百姓说,读那么多书有啥用?什么都耽误了。

 其次,有没有成就感?有没有兴趣?兴趣可能有,但绝对没有多少成就感,而职业成就感是推动我们从事这行的决定力量。

     综合起来,不如到中学去工作,我辞职到某省级重点中学呆过半年,教数学。真是羡慕啊!一级教师工资和副教授差不多,但可通过补课和校内补习班稳定的赚得额外收入,付出多少,回报多少。而相比之下,高校的额外收入主要是课题经费,课题经费的风险系数多高?一个是稳定的收入,一个是有风险的收入(不确定的收入),你选哪个??

   另外,中学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学过程中看到孩子的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提高,是一件多么富有成就感的事情啊!!!我体会过这种感觉,为了这份成就感,当然还有收入,我利用一个暑假时间迅速将自己的中学数学水平提高到教授奥数的水平,这也需要研究、做题,看了不少书,做了大量的难题,总结出了很多规律,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总结的东西真的很有用处,不仅可以发文章,而且可以用到奥数班上,研究出了点东西都能用得上,这种感觉真好!!

  相比之下,高校里的课题、项目、文章、书籍,有多少东西没有重复呢?有多少东西你拿出来后,可以自豪的说,这个在做什么的时候有用,不信我给你演示下?举例证明一下。包括我们的龙芯。更不用说其他的“所谓自主研发产品了”,这些在产业应用中只能靠“欺骗”才能获得效益。美国副总统最近曾对媒体说:市场上有哪项技术是真正有你们中国研发的??切中要害。

   不是我没有民族精神,不是我不热爱我的祖国。这样的浮躁氛围下,单靠一个两个等少数扎扎实实的科研工作者是不会有好的突破和发展的,我看不到希望,更鼓舞不起自己的斗志。所以,我不会安心的呆在高校的。

   我有职业精神,我觉得追求职业的成就感是每一个人的追求,这样我们祖国的各行各业才能扎实的发展起来,学学日本和德国的细致入微和稳健;学学美国人的自由和职业精神,学学世界杯的荣誉感吧!!

  最后,我推荐博士们,无论海龟还是土鳖,进入中小学工作吧,你的收入会稳健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你会获得一种职业成就感!

  补充几点:

      有人说,海归们只要你们评上教授、拿到课题收入远比中学老师高,我呵呵了。首先,我给你们算算,未来不确定收入的价值怎么算呢?最简单的是NPV法,但贴现率有多高呢?风险多大贴现率就多高。

我认识的数学博士到中学后,首先5年内买上房的据我了解到的占100%,因为收入稳定偏高,所以有的正在供第二套房。其次,你们有多少时候能够踏踏实实的睡个好觉的?反正,我在中学的那段时光,我每天晚上备完课,总能总结出有价值的规律,带着愉悦的成就感,踏踏实实的睡得很香。

    我们都是博士了,应付中学的知识更有高度,轻松些。但是,这绝不是说每个博士都能做好中学老师,如果你没有扎扎实实的读过基本经典著作,没有扎扎实实的做过几本经典的数学习题集(俄罗斯,美国,法国)的,你根本不可能在中学教好。所以,进中学是对“扎实的人生态度”的回归。

   我说一个极端的例子,媒体报道:某年的中学数学竞赛试题难倒了高校数学教授一大片,这些叫兽们出来说奥数怎么的变态,怎么的不好,怎么的摧残孩子。事实呢?奥数出来的孩子,出了少数被逼学奥数的,很多很多在未来的发展中发展很好,举我们数学的例子,已经去世的数理金融专家史树中、北大数学系的几个数学教授等等很多,他们现在年龄都很大了,中学时代都参加过数学竞赛,或参加期刊杂志征集的竞赛数学解答活动。我只能说,你们这些叫嚣的数学叫兽的水平太低了。是,你们写了不少文章,编了不少书,十年二十年之后,有多少能够经得起检验的东西残留下来,可能有点但不会多。

    美国、俄罗斯、法国的中学教师好多都是博士或者高校的知名教授,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的情况。我国呢?未来这会不会是趋势呢?我觉得,要回归职业精神的话,这是趋势。不信,咱们走着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1719-805850.html

上一篇:我们城市的风险——以点带面的粗浅看法(二)
下一篇:实际践行严肃、认真、踏实的大学本科教学手记(一)
收藏 IP: 123.93.30.*| 热度|

8 王进 胡健波 陈日祥 刁空非 强涛 张骥 孙卿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