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江南之行(三):乌镇,过度开发? 精选

已有 8467 次阅读 2016-6-29 22:5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乌镇旅游

江南之行三步曲的最后一篇,水乡总是要写一写的。


江南多水,多河,多依水而建的村镇。有水有河道有桥的古城就成了旅游的热点。尽管往往在很多地方,真正的古城原貌已不复存在,保留的不过是格局而已。乌镇也是如此,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

比起周庄,乌镇出名要晚的多。三年前一部叙旧的电影《似水年华》,让人们知道了这个江南小镇的存在。当然,乌镇爆发性的出名还源于2015年的国际互联网大会在这里召开,乌镇被选为大会的永久会址。大大拉动了这里的旅游经济。

此行从浙江一路向北,到了上海,还犹豫要不要去乌镇,如何去。听刚去过的亲戚介绍,去乌镇一定要去西栅(zha),而且一定要看西栅的夜景。听说西栅完全是新修的,多少少了些兴趣,但听说夜景多么多么美,值得一看,还是决定去看看。

但如果从上海报乌镇一日游,只有东栅,并没有西栅的夜景可看,这个计划理所当然被枪毙了。午饭后临时决定,从上海南站坐大巴去乌镇,并从网上订好了汽车站附近的酒店(过了端午假期,价格一下子降下来,假期300多元的酒店,变成了100多)。汽车票从网上买真是多余了,白花了手续费还有其他杂七杂八搞不清的费用。

有趣的是,由于下雨,又过了节,从上海到乌镇坐40多人的大巴,最终只有三个乘客,真真感受了一下坐大号专车的待遇。司机一边哼着歌,一边把车开得贼快。一路畅通,不到一个半小时,到达乌镇汽车站。入住酒店,稍加休息,酒店有专车给我们拉到西栅入口,真是方便。小雨中夜游西栅,别有一番情趣。遗憾的是,出门匆忙,又下着雨,连相机都没有带。

顺便说一下,乌镇西栅的门票是120元,东栅是100元,如果能在上午11点之前到,买东西栅景区的联票150元,当然合算的多。但如果看夜景,还是要在乌镇住一晚上的。我是真心想在乌镇西栅里面住一晚上民宿,感受一下那里白天夜晚不同的美。可一看价格,最便宜的民俗也要七八百,有点舍不得了。

乌镇有连接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的水网体系,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有水、有桥、有特色民居,形成了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元素。

乌镇的东西南北栅,实际就是依水而建的四条街道,不知道为何以“栅”命名。

西栅已经没有当地居民居住,完全新建,也是开国际互联网大会的地方,有许多有特色的民宿。河道比较宽,有游船穿梭于间。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苏、苏州和桐乡市区,交通十分便利。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中西结合,专门为年轻人和老外准备了酒吧一条街,很是热闹。

西栅景区占地3.4平方公里,纵横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景区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傍晚时雨中的西栅,少了些色彩,多了份宁静

















乌镇西栅的夜景真心不错,可惜手机拍下来的只能算是记录了。

下次有机会再去好好拍一些照片。


东栅景区很小,游程不到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景区占地面积约为0.9平方公里,设有十多个景点。包括:江浙百床馆,江南民俗馆,江南木雕陈列馆,矛盾故居,等等。东栅保留了老房子,还有不少当地居民居住,当然,他们进景区是不需要花门票钱的,但如果碰上说带你进景区,不用买门票的三轮车夫,你就要小心了。景区到处都是检票的,想省100元,比较难。比起西栅,东栅的面积确实小多了,也就是总长只有600多米的街道。关键是人太多,因为旅游团全挤在这里了。











白天的东栅,全是旅游团





雨过天晴后的水乡,还是很有魅力的。


其实南栅,才是真正乌镇的样子,还处于待开发状态。街道狭窄、破烂不堪,散布着一些小店铺。乌镇的老街区,已经很少有年轻人居住,大致只有一些老人,对老街、老屋,还存在不舍吧。





不舍故地的老人





这些依水而建的老房子不久就不复存在了




据说北栅老街已全部折完,不复存在了。

在乌镇旅游,也有人不时提到过度开发的问题。西栅改建中,原居民全部外迁改成民宿,统一管理,标准相同,原居民成了员工。既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也满足了游客的服务需求。服务设施一流,连公厕也修得十分有特色,而且装修很艺术,洗手水也是热的。

俺觉得这种模式还是不错的。


其实,这大概是全国许多地方所谓古城改造的共同问题。拆了,按照原来的格局重建,也许要比修缮容易、可行的多。总觉得建在水边的那些老房子,经过多少年的风吹水浸,已经摇摇欲坠了。不拆了重建根本不行。

似乎全国到处都在修古城,吃历史文化饭,当然,改善的是当地老白姓的生活条件,赚的是旅游者的钱。说的高大上一些,就是保护和开发并举。所谓开发的过度与否,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能做到尽量尊重历史,客观地传播当地文化,让老白姓得到实惠,就不错了。古城改造,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旅游开发需要的同时,注意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和开发,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并不容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987593.html

上一篇:江南之行(二):温州有个雁荡山
下一篇:拍荷花有感
收藏 IP: 111.197.146.*| 热度|

23 武夷山 王从彦 朱晓刚 王春艳 王桂颖 史晓雷 冯大诚 黄永义 李学宽 周健 杨顺楷 陈南晖 李健 赵建民 苏德辰 晏成和 蒋永华 张珑 徐令予 陆绮 李土荣 jiareng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