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初五莲花池庙会,感受一些老北京传统东东

已有 4914 次阅读 2013-2-14 22:0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莲花池庙会, 老北京传统

逛庙会,是北京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北京的庙会不只一家,尤以地坛庙会规模最大,名气最大,地坛,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地坛庙会据说有28年的历史,近几天每天不下十万人,可见红火至及。怕被挤着,就不去了。

除了地坛庙会,今年春节还有陶然亭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龙潭庙会,圆明园皇家庙会,莲花池庙会等。搬到莲花池公园不远处已有四年多的时间,还是头一次注意到这儿也有庙会,家门口儿的庙会,无论如何要看一眼。一大早儿起来,想着
9点之前进公园门,可以用年票,省十元钱,结果人家改8点半之前免票了,也好也好,每个北京人都该为假日经济多贡献点银子才好。

总的来讲,咱这个人还是挺传统的,虽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毕竟在北京出生,北京长大,对老北京有些东东还是有些感情。故逛莲花池庙会这样还算有些传统东东的在方,眼睛自然主要盯着那些有北京两字的摊儿。其实,现在的北京人早已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联合军,那些个所谓的传统,包括小吃什么的,大多也不是北京人发明发起的,老北京文化实际也早就融入了多地文化的元素,现在的北京,更是加速向着多元化迈进。

 

所以,北京现代的庙会,也大多是多地文化的展示,无论是工艺品、小吃,还是各类表演,统统如此。北京的庙会,是给全国人民办的。现在,谁说得清楚哪个是真正的老北京呢?

总的说来,各公园庙会大同小异,比如小吃、游艺项目什么的,但多少有点各自的特色。今天初五,迎财神的日子,莲花池公园因有“五显财神”庙,自然就比较招人,特别是招来不少想发财的人。

此外,这里还可以看到老北京的一些民间工艺,如吹糖人,兔爷儿什么的,还有功夫表演,行为艺术什么的。但愿小时候喜欢的一些老北京传统玩的,吃的,不要失传。

 

天气不好,人多,拍得匆忙,照片效果欠佳,分类组合了一下,配合文字向大家展示一下。

 

今天初五,上午去了庙会,回来不顾劳累,一个人包了两个人吃的饺子,因为从小就知道破五要吃饺子,而且要亲自包,尽管工艺差点,总是自己包的可口,吃着高兴呢。

此时外边鞭炮声不绝于耳,预示着年就要过完了。

 

 

 

庙会可说是热闹而不算太拥挤

 

 

大红灯笼挂起来,第九届园博会吉祥物园园也来凑热闹,庙会上游艺项目仍是重头

 

 

兔爷是北京老传统玩具,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吹糖人儿的民间艺人,个个都身怀绝技,只要顾客说要什么样子,艺人便能在十几秒钟之内将糖人儿吹好。糖人儿的传统造型有“大公鸡吃米”、“小老鼠偷油”、“葫芦”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大街小巷,时常能看到民间艺人设摊儿,当场吹糖人儿出售。艺人们为了招揽生意,往往在售卖车上插一木架,木架上面备有若干小孔,将吹好的各种糖人儿样品用苇棍儿插于上面,作为生意幌子。糖人儿的原料为黄米面和蜂蜜,将其制成糖稀,再加若干白面,将其置于小火炉上的小铁锅内,用微火温着,使糖稀总保持一定的软度,有人来买,艺人便根据顾客要求,先将两手蘸上点淀粉,再从锅中揪出一撮儿糖稀,一头儿放于唇部,其余糖稀用手借助吹气边抻边捏,使气充盈于糖人儿之中,在不等糖稀风化定型之前,迅速将成品吹好,底部再插一苇棍儿,一件糖人儿就此吹好。孩子们可手拿苇棍儿,边欣赏边吃。

 

 

冰糖葫芦卖喽,庙会的糖葫芦不一样呢,不但沾着糖,还沾着过年的喜气儿。

 

 

隆福寺对面长大的我,看到隆福寺灌肠的招牌,就想起了小时候坐在爸爸脖子上,在隆福寺里闲逛,几分钱一份的炸灌汤,还有一毛一分钱一碗的小混沌。。。

 

 

北京小吃,清真食品驴打滚儿,各种茶汤,炸灌肠,爆肚儿

 

 

五显财神,招财进宝

 

 

如今的行为艺术,功夫了得,对那位正在上班的财神爷,一开始还真没看出来是真人呢

 

 

这是北京功夫吗,大风中,一人用嘴用下巴顶起30多斤重的条幅,着实不易,引来一片叫好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661849.html

上一篇:初三逛了洋庙会,顺便唠叨几句过年的感想
下一篇:圆明园皇家庙会
收藏 IP: 114.253.84.*| 热度|

7 许培扬 苏德辰 吕喆 陆俊茜 曹聪 逄焕东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