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让DNA开口说话: 21世纪福尔摩斯破案记 精选

已有 5428 次阅读 2010-10-30 22:35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DNA破案

前文谈到基因体检说的有些玄乎,靠基因检测做到准确预测人的疾病, 的确为时尚早。不过,通过DNA检测,的确可以作为鉴别特异个体的标记,这与基因检测不同,不需要了解某段DNA的遗传学上的意义,只需要了解个体间的同与异。因此,这玩意儿早就成功并比较普遍地用于诸如司法鉴定、亲子鉴定方面了。看看21世纪的福尔摩斯们是如何利用DNA检测这把利剑的。

一百多年前,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在《海滨杂志》发表了连载小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从此以后一位机智勇敢、文武双全的侦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出现在电影屏幕上。性格刚毅的福尔摩斯博览群书,破案本领高超。他那双敏锐的眼睛让所有的凶手不寒而栗,他所经手的案子无不迎刃而破。神探福尔摩斯成了许多人崇拜的偶像。

然而,福尔摩斯毕竟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福尔摩斯生活的年代,破案手段落后,恐怕再高明的神探对有些案件也是无能为力的!但如果福尔摩斯生活在今天高科技的时代,那他的破案方式可能会完全不同,也不用那么费神去推理一番了。
 
凶手为逃脱法律的制裁,会千方百计掩饰证据,不给警察留下蛛丝马迹。但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般来说,人们最终总能够找到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漏网之徒也并不鲜见。

全世界60亿人,各人有各人的指纹特点,于是指纹破案一度成为警察破案的得力助手。几十年过去了,指纹不知道帮助警察破获了多少扑朔迷离的案件,使一些蒙冤受屈的人得以翻案,使真凶在铁的事实面前有口难辩束手就擒。

但是,指纹鉴定实施了这么多年,罪犯早已找到了各种应对的办法。比如,在作案的时候,他们会戴上手套,或者在做案结束后,用布将指纹擦掉,让警察找不到会任何指纹证据。给确定疑犯增加了难题。

在21世纪的今天,警察们已经掌握了高科技的破案武器,即DNA破案。

通过罪犯在现场留下的一根毛发、几个皮肤细胞、几滴唾沫、几滴血液或几滴精液中的DNA,便可获得罪犯的有力证据。

除了同卵双生的兄弟姐妹之外,每个人之间的DNA都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每个人都永远携带着自己独特的DNA“身份证”,想甩也甩不掉。通过DNA分析与对照的方法与传统的指纹法一样,都可以用来作为指证罪犯的证据,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DNA指纹法”。比传统的对比手指纹路的办法,“DNA指纹法”要精确得多。

通过现场留下的少量毛发、皮屑、血液等提取少量DNA,然后通过一些包括PCR技术、电泳技术在内的复杂技术过程,制成DNA图谱,然后从DNA资料库中调出事先掌握的犯罪嫌疑人的DNA图谱加以比对,就可以非常准确地确定或排除疑犯了。
    
当然,采用“DNA指纹法”破案的前提是要先建立罪犯DNA资料库,将有犯罪纪录者的DNA资料存入计算机数据库,以便随时进行比对。罪犯对这一招特别害怕,因为证明他们身份的最有力证据已被掌握在警方手里,如果他们再轻举妄动,很难不留下DNA的蛛丝马迹,很快便会重落法网。

几年前,在中国贵州省一个小城里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案。十一名女青年分别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被人强奸杀害,只有其中一位女性从凶手手中逃出命来。调查此案的警察四处收集证据,但除了在一位死者身上找到两滴精液而外,其他毫无任何线索。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案件的侦破陷入了僵局。

没想到几个月以后,峰回路转,那位逃出性命的女青年在大街上与凶手不期而遇,迅速向警方报信。警方迅速出动,抓获了疑犯。 然而,看似文质彬彬的男子却矢口否认曾强奸过女青年,强烈要求警方拿出更多证据。

这在几十年或者说几年以前会难倒我们的“福尔摩斯”们。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掌握了DNA基因技术,这个问题可就迎刃而解了。

贵州警方从犯罪嫌疑人身体取出他的一些细胞,并带上以前在受害者体内取得的凶手遗留下来的精液,坐车北上,到北京做了DNA鉴定。结果发现,他们所抓获的那位男子的DNA和精液中提取的DNA一模一样。最后,在DNA面前,狡猾的凶手不得不低下头来承认自己的滔天大罪。

自1988年DNA这个神秘而强大的武器开始运用在司法方面后,不知道破获了多少大案要案。也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此,福尔摩斯的故事将不再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神话。
 

[DNA图谱是如何来的:]科学家们将获得的DNA样品用一种特殊的酶分解成一个个碎片,放在一个特殊的器中,里面盛有一种叫喱胶的溶液,然后通上适当的电压。由于DNA分子是带负电的,通电以后,这些碎片会向着正电极的方向泳动。但碎片的长短不同,分子量不同,当然走的速度也不一样。过了一段时间,把电断开,在凝固的胶冻上会看到一条条带状的东西。这种方法叫“电泳”。在每条带上集中着不同长度的DNA碎片。为了容易观察,可染成不同的颜色。将电泳结果制成照片,保存起来,就建起了DNA图谱资料库。
下一篇:让DNA开口说话:亲子鉴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378804.html

上一篇:让DNA开口说话:基因体检靠谱吗?
下一篇:京城秋景(一)
收藏 IP: .*| 热度|

7 刘立 李学宽 侯成亚 朱猛进 王丙杰 shihuashishu zhangzhi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