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河源,原来还是中国恐龙之乡呢 精选

已有 8192 次阅读 2023-1-14 11:59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初进河源,就嗅到了浓浓的“恐龙味”,因为从河源东站到春沐源,一定要走河源大道,道路中间的恐龙雕塑异常醒目。见过很多次了,可惜在车上难以拍到。

河源并不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有恐龙味的城市,上一次是内蒙的边境城市二连浩特,醒目的恐龙雕塑地标。据说这里出土了二十多种恐龙化石。也曾参观过那里的国家地质公园。


IMG_3335(20230113-155106).JPG

 二连浩特的恐龙雕塑大门

所不同的是,河源的恐龙味道是以恐龙蛋著称,看河源恐龙博物馆的另一个名字“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就知道这里的恐龙蛋多有名了,这个博物馆就是中国古动物馆的恐龙蛋分馆呢。

IMG_3240.JPG

 至于传说的河源只发现恐龙蛋化石没有恐龙化石,其实也不符合事实,据介绍,也有几具恐龙遗骸化石被发掘出来。但比起收集的16000件恐龙化石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么多的恐龙蛋,孵化的恐龙都哪里去了呢。



博物馆收集的恐龙化石蛋都有标号,看来都是真的



伤齿龙蛋窝

恐龙脚印

看到这几天天天下雨,今天下明天下后天还下,我有个“大胆”的猜测,恐龙曾经长时间固定生活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恐龙蛋多,受精卵孵化的恐龙也多,但河源这块低洼地,如此湿润的气候,并不适合恐龙身体遗骸的石化,也许大部分遗骸连肉带骨骼以比较快的速度分解融入泥土了。而恐龙蛋有相对坚硬的外壳保护,是不是形成化石就不那么难了,甚至中间的蛋黄都没有完全消失,居然呈水晶状的,有点神奇。

IMG_3258.JPG


当然,咱纯粹外行,可外行是不是也可以有一番猜测和想象呢?咱不怕人笑话。

有个问题,四川自贡与河源的情况相反,有恐龙遗骸但却难见恐龙蛋,也许这里并不是恐龙的长期繁衍生存地,尤其不是产卵繁殖地,只是迁徙地;另外,目前所见蛋化石多是在恐龙绝灭的前一个阶段白垩纪找到的,而整个四川盆地白垩纪地层沉积很少,且破坏严重,难见其蛋化石保存并不奇怪。

关于恐龙化石的第一个问题,中国都有哪些地方发现了恐龙化石?

目前中国有22个省市区发现恐龙遗迹,包括辽宁、内蒙古、四川、新疆、甘肃、云南、河南、山东、广西、江西、浙江、山西、广东、黑龙江、河北、重庆、安徽、贵州、吉林、陕西、宁夏和西藏。远古时代,在中华大地上,恐龙曾广泛分布,时代涵盖了从侏罗纪早期到白垩纪晚期的不同时期。

不管是大自然的恩赐,还是偶然巧合,总之,河源与龙有缘。22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岭南,在河源首设县治,名曰:“龙川”。

20
世纪90年代以来,在河源这片红色砂岩盆地内,相继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脚印化石。特别是馆藏16000多枚恐龙蛋化石,为世界馆藏恐龙蛋化石之最,已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因此,早在6500万年前,河源盆地已是世界霸主的“龙城”,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恐龙之乡。

河源自1996年3月首次在城南发现恐龙蛋化石以来,目前发掘的除了1万余枚恐龙蛋化石、8具恐龙骨骼化石外,还有168个恐龙脚印化石。

IMG_3290.JPG

在河源城南发现第一窝完整恐龙蛋的居然是几个小朋友

IMG_3291.JPG


研究人员的工作紧随其后,河源恐龙博物馆有恐龙研究所呢。

 
这几天抽空去市里看了河源恐龙博物馆,东江河畔的这座博物馆规模不算小,占地有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总投资6300万元。其中一层有两个恐龙展厅,其他差不多都是临时展厅,博物馆主要突出恐龙文化和客家文化。

关于恐龙化石的第二个问题:国外有发现恐龙化石吗?

目前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秘鲁、巴西、吉尔吉斯斯坦、罗马尼亚、印度、日本、法国,以及美国等国家。但是,这些地方的恐龙蛋化石,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无法与中国的恐龙蛋化石相比。恐龙蛋化绝大多数都产自白垩纪晚期的地层中,在侏罗纪的地层中也发现过恐龙蛋化石。

 

IMG_3292.JPG
科学家为窃蛋龙正名

很长时间以来,窃蛋龙一直被人们看成是偷别人家蛋的“小偷”,是科学家通过仔细的科考为它们洗脱了罪名。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来到70年前考察队发现窃蛋龙的蒙古高原。首先发现了窃蛋龙的完整胚胎化石,并在同个地点发现了更多的窃蛋龙化石的身边也有类似的蛋,这些蛋与当年发现的“原角龙蛋”完全相同,其中有一个蛋里还有窃蛋龙胚胎的细小骨头,由此可知,窃蛋龙绝对不是偷蛋被杀,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蛋,是用它的长爪在呵护着幼小的生命。坚实的证据为窃蛋龙正名,说明它不再是无耻的小偷,而是伟大的母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371931.html

上一篇:回到河源,又见铁冬青
下一篇:在河源的小镇过大年,感受浓浓的年味
收藏 IP: 223.74.221.*| 热度|

10 谢钢 郑永军 史晓雷 张士宏 李学宽 杨正瓴 尤明庆 黄永义 宁利中 伍赛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