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20多年后再游黄山,看到了它最美的一面

已有 4027 次阅读 2021-4-19 20:15 |个人分类:走遍天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篇所说的游黄山,是指黄山风景区,不是黄山这个地界儿。

黄山可指黄山地级市的名称(所在地屯溪区),黄山风景区和原太平县(现在的黄山区)。黄山市包含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以及休宁县、歙县、祁门县和黔县,属于皖南。

对于这些地名都不陌生,2016年秋天的皖南行,至今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但那次没有登黄山,去了黄山脚下的西堤古村落,还有休宁的木梨硔高山村落等等,皖南的秋天也是特别的美。黄山当地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黄山不止有黄山,好玩的景点多着呢,恐怕你两年也玩不完呢,这个我信。

至于登上黄山,那至少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对那里的景色基本没什么印象,因为根本就没有看到什么。后来一提到黄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低头是路,抬头是树,满眼全是雾”,真的啥也没看见,唯一的收获是到了山顶,买了一张介绍黄山风景的光盘,至于后来看没有看过,不记得了,现在即使找出来连播放工具都困难了。

真回忆不起来究竟是哪一年第一次登黄山,居然一张照片都找不到,也没有什么文字记载,上个世纪90年代,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不像现在,随时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记录一下,可以方便地调出记忆。

第一次登黄山,赶上了雨季,下着雨,大雾遮挡了全部的山景,肯定是留下很大的遗憾,记得那次导游就说过,黄山上一年365天,超过300天会下雨,会有大雾,这次同车的一个年轻女士说她登黄山有七八次了,基本都是赶上下雨。我们这次呢?

这次是专门来爬黄山的,再不来就爬不动了。

15日坐高铁到黄山北站,看到山的上面笼罩着厚厚的云雾,但并没有下雨的迹象,特别期待能看到黄山的云海,只要不下雨,云雾中观山景,也是不错的享受。

结果17日的天太晴了,云很少,云海是看不到了,但远近的山峰、奇松怪石一览无余,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看到了最美的黄山自然风景,尽管老天的配合总是不那么令人特别满意。

17日正值周末,天气状况又比较理想,所以游黄山的人特别多,据说达到了今年人数的顶峰,粗略估计达到26000人,接近限流的27500人,看样子疫情过后,国内报复性旅游还是见端倪,不知道即将到来的“五一”会是什么状况?我们这也算是错峰出行了吗?反正旅游这事儿,也没有太多的计划,有机会就尽量抓住,尤其游山,年纪大了,体力真的吃不消,这次是深有体会,同车的年轻人早已登上了光明顶,我们还在后面缓慢“爬行”,体力快接近极限。估计黄山以后大概率不会再爬了,除非有了好用的“机械腿”,让我轻松上行,哈哈。

20年后再登黄山,虽然属于匆匆一游,没有住在山上,没有看到美丽的黄山日出和壮观的云海,但也算弥补了第一次的缺憾,晴好的天气,低头仍然是路,抬头却是青松翠柏,满眼全是美景。大美黄山,不负盛名。黄山四绝之奇松、怪石看到了,云海和温泉没有看到,遗憾肯定有的,但人的一生不一直与遗憾相伴吗?

先看人气儿。




IMG_6107.JPG

IMG_6173(20210418-232200).JPG


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实也可以改成“黄山归来不看松”,黄山的松真的有些特别,各种造型,各种姿态,有的就从像岩石的缝隙中生出来,生命力极其顽强,令人惊奇。

IMG_6147(20210419-191924).JPG

最有名的就是玉屏楼左侧,号称黄山四绝之一的奇松迎客松了,倚青狮石破石而生,据说已经有800岁了。关于它,有很多传说,有说它已经死去,有说它下面的“臂”是假的,是为了好看接上去的,我倒是看不出来啥。真正死去的是旁边的送客松。但如今已经有了替代的树,如下:

IMG_6148(20210418-232200).JPG

好看的松还有很多



连理松





四绝之二怪石就更多了


IMG_6104(20210418-232200).JPG

这个像不像当年的大哥大?

IMG_6266(20210419-173619).JPG
注意看,右边那块石头上趴着一个什么动物,我看像乌龟

IMG_6142(20210418-232200).JPG

看这石头下面,这么多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飞来石




成片的松是人工移栽上去的吗?园林工人太辛苦了。远处是光明顶,顶上的建筑实在有点破坏自然景观






陡峭的山崖上顽强地生活着不少松




难得一见一潭清水

IMG_6269(20210419-173714).JPG

像不像修女背面

IMG_6200(20210418-232200).JPG

"梦笔生花”,据说那花儿,也不那么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282796.html

上一篇:人类天生爱美食,猪呢?
下一篇:读书日闲谈:读书,影视作品,病毒 等等
收藏 IP: 221.223.194.*| 热度|

17 杨正瓴 刁承泰 郑永军 武夷山 宁利中 康建 史晓雷 李学宽 刘钢 汪育才 戴新刚 杨卫东 陆仲绩 周忠浩 徐长庆 郁志勇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