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挡不住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信息不对称咋整? 精选

已有 5177 次阅读 2019-9-27 23:41 |个人分类:科普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传播, 信息不对称

接着写挡不住的传播系列。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传播这事儿其实挺有趣,是门学问,也是我们每天都在实践的事儿。

信息传播没有绝对客观之说,有人主观上有意挖坑儿忽悠人,也就必然有人往坑里跳。

前几天碰到一个长期工作在某主流媒体的朋友,随便聊了几句,谈到曾经的一个历史人物的下场,也加了几句自己的评论,朋友立即以双方“信息不对称”为由怂了回去,说因为大家存在信息不对称,很多时候没法交流,甚至认为别人是naocan,。这个词我特别不喜欢,很带insult性的,却被一些人挂在嘴边。(大概率这篇博文不会被那朋友看到,我也不会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可笑的优越感和傲慢的根基是要求别人跟你处于同一个评价体系,怀揣一样的信息,但是,是谁定义它们?一旦跳出这个逻辑,一切都不堪一击”。

同样,有些人眼中作为讨论交流的基础——”信息对称“,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轨道,认为只有自己掌握的信息最客观最权威,其实那不过是经过层层过滤的信息,传播者的有选择传播加上你的有选择吸收。

在新闻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所谓信息不对称必然存在,也很好理解。新闻传播者作为信息的主体,可能掌握更多的内幕消息,但报道难免是有选择的。信源本身就难以做到客观全面,你的评价也应该离不开你传播的范畴。各种渠道传播的信息五花八门,到了受众那里,受到三观和社会环境的的影响,一定会过滤掉一些与传统认识不符的东西,本身就带有情绪化的接受信息。即使是同样的事实,接受同样的信息,都会有不同角度的解读。


互联网时代,传播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大喇叭。信息获取渠道多种多样,每个人挖掘信息的渠道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媒体记者掌握信息的主动权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很多情况下,他们也不是事件的亲历者,也是综合各种信息加上自己的主观筛选、掺杂自己的观念,形成要传播的信息,所以,媒体人的信源并不一定客观,至于应某种利益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推送就更甭提了。

对媒体报道真实性的怀疑加上受众的各种主观猜测,各种信息不对称,也的确容易造成乱象,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对于个人,要费点心思挖掘真相,客观世界那么复杂,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掌握的就一定是真相。所以,在与别人的沟通中,还是该少些傲慢,多些平和,多听听为好。俗话讲,兼听则明。

其实,还是想就科学传播多议论几句。科学传播中同样存在所谓的传播者与受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相互的沟通。其实这种信息不对成也是在相互的信息反馈中形成的。科学传播者也许不知道受众就相关科学问题真正想了解什么,他们关注的角度不同。传播者有选择的进行传播,受众有选择的进行吸收。信息肯定不对称。科学问题并不单纯,特别是涉及科学思维,对某个问题的判断、质疑,也很考察人的”三观“、思维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明显看起来是”不科学“的东西还在被广泛传播的原因,一旦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那些符合你观念的东西跳到眼前,一定会被牢牢抓住,在大脑中先入为主的东西,往往不容易被改变。

受众会根据自己的三观去挖掘想要的结论性的信息,加固自己的信念,不需要不喜欢的信息一律拒之门外,这大概也是科学传播力量微弱,科普笑效果有限的重要原因。最典型的莫过于针对GM的科学传播事件了。

所以,不断有人提出,科普工作不要一味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播,要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传播,重点启迪人们的科学思维。可这个喊喊口号容易,真正做起来谈何容易。影响别人的三观,纠正所谓不科学的思维方式,比单纯传授点科学知识,要难多了,再说你怎么让人相信你的思维方式就是正确的?摆事实讲道理,也不那么容易。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播也离不开知识传播作为基础。

麻烦在于,对于科学这东西,人们只关心对自己有用的,只注重结果,往往不去关心过程。要说信息不对称,更多体现在细节和过程,方法隐藏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大家对科学的理解肯定不在一个维度。

每天发发微信朋友圈,发发微博,似乎是在传播一些自己认为不错的东西,其实主要是想自己收藏一下,也不奢望能影响很多人,不过对文章的评论能得到一些人的认同也是件开心的事情,也貌似收获了一些粉丝,大家能产生一些共鸣最好。有碰撞也很正常,当然最好能在一个频道讨论问题。

当然,总转那些居高临下讲大道理的东西也会招人反感,总的来说,从某个角度讲,现在的传媒水平还是提高了不少,认真写文章、能够深度思维并注意传播技巧的人也大有人在,传播效果也是有的,促进了人们的理性思维,启发了我等愚钝的大脑。这是可喜之事。

挖掘尽量接近真相的事实,传播相对靠谱的科学,尽量克制浮躁冲动的情绪,以平和谦逊的态度与人交流,也是不断要做的事情,以及努力的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199779.html

上一篇:科学普及与公众参与科学(写在2019全国科普日)
下一篇:国庆感言:喜欢这多彩的科技新时代(附多彩烟花图片)
收藏 IP: 114.253.135.*| 热度|

15 武夷山 虞左俊 王春艳 张忆文 姬扬 王安良 文克玲 钟灿涛 杨正瓴 黄永义 郑永军 王德华 范振英 蒋新正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