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十多年前,学院召开学科建设发展论证会,邀请一些大牛参加,其中有一位是圈内德高望重的老院士。在讨论环节,老院士说你们申的项目不少,也发了不少高分的SCI文章,但是总感觉科研搞的不对路。记得最后,老院士非常幽默地讲了一句话:“你们的科研工作没‘药味’!”
新药研发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新药难搞,国际公认。研发一个新药,一般是十年时间、十亿($)花费,即所谓的“双十规则”。药学研究从早期的“化学—药学”模式,然后经历“化学—生物学—药学” 模式,再演进变化到今天的“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药学” 模式。随着学科之间融合越来越紧密,药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革新速度日新月异。药学人员知识储备的标配是:化学 + 生命科学 + 医学 + 计算机信息科学。四大门类学科必须全精通,缺一不可。药物是管理最最严格的商品,新药申请旅途慢慢,搞新药研发《药事管理学》也是必须要精通的。所以在药学领域,成名成家非常非常难,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轰轰烈烈地搞成一个新药,是大海捞针事件,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老院士所谓的没‘药味’,是指研究工作没有价值。老院士讲这句话的时候,SCI至上正势不可挡。药圈的大牛们,使出吃奶的劲,一辈子也未必能搞出一个新药来。对于高校普通科研人员来说,拿到一个新药临床试验证书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所谓搞药学研究,无非是先导化合物筛选环节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比如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筛选等),离最终的成药目标隔着十万八千里呢。譬如搞天然产物研究的,老板领着一群研究生搞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以抗肿瘤药物为例,一旦分离到结构新颖的东西,经体外MTT筛选完后,如果IC50值挺好,马上做凋亡、血管生成和周期等啥的。把这些数据做完,发篇3-4分的体外杂志一般没问题的。如果再接着继续做做体内药效学研究,做点动物实验,发篇CANCER RES或者CLIN CANCER RES,算是收获满满啦。申请个项目搞点经费,发发SCI文章,研究生混个毕业证,大部分课题组玩的基本就是这套路。
如今,国家号召科研圈破除SCI至上,现在回忆老院士的这句话,感到耐人寻味、意味深长,不由得敬佩老院士的先见之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