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孔子主持鲁国朝政期间,因其昼夜奔波,劳累过度,头晕目眩,两眼红肿,食欲下降。儿子孔鲤见此症状,万分焦急。于是,孔鲤到尼山烧香拜神,求山神保佑父亲早日康复。时置盛夏酷暑,当孔鲤一路跋涉行至父亲出生地尼山夫子洞时,他已经精疲力尽。当他路过一个村庄附近时,看见一位老人在路边树荫下摆一个卖水的摊子,他便过去卖了一碗水解渴。他接过老人这碗水,忽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饮后疲劳全无,顿感心宽气爽,精神倍增。连忙问老人卖的是什么水。老人笑着告诉孔鲤,这是当地老百姓自己采集尼山上的野树叶子,制成的“土茶”,是老百姓消暑解渴的饮品。
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曲阜尼山地区气候条件比现在湿润。在曲阜尼山、昌平山一带山坡上,生长有大片大片的天然野生茶树。在尼山附近的村庄,山民在谷雨季节上山采制野生茶的鲜叶,拿回家放进笼屉里上锅蒸“杀青”,然后晾干制成茶叶,放进陶罐里,招待客人饮用。当地农民称这种茶叫“土茶”。直到现在,曲阜昌平山悬崖上还保留稀少的野生茶树。附近鲁源村的村民,攀登到悬崖上采药,还时常发现大片的天然野生茶树。在尼山地区,春季谷雨时节民间采制“土茶”的习俗沿袭至今。
孔鲤向老人讨要了一些“土茶”,捎回家推荐给父亲饮用。孔子喝完“土茶”后,顿感神清气爽,回味甘醇,病症骤然消失,感叹曰:“土茶真是灵丹妙药啊”。后来,尼山一带的“土茶”成了孔家必备的饮品,一直到后来的衍圣公府,饮用“土茶”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相传,乾隆皇帝九次南下,八次途经曲阜看望下嫁到孔府的女儿。每次衍圣公府都用“土茶”招待乾隆皇帝。
衍圣公府在接待宫廷达官贵人和各路官员的礼仪活动中,始终遵循依礼敬茶待客的仪轨,形成了千年传承有序的“孔府茶”文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