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y2631

博文

科研笔记·【细微观察】

已有 2680 次阅读 2010-5-4 19: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细微观察

    科研笔记·【细微观察】冗长的一年,无声无息的宁静。一年多的时间,收藏者玩的不是奇石,而是难耐的寂寞,寂寞就是寻找突破前的沉吟,寂寞就是对科学真理孜孜不倦的拼命的追寻。在上网发帖对外公布的一年间,山川秀丽兰花化石科研组,对收集珍藏的阳泉犁川·中国兰花一号化石,继续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收集核实相关的多种资料,着手用科技手段仔细观察测试化石。经有关专家推定,从犁川国兰一号化石发现的地域看,是在变质岩山区采集到的。但化石本身应是母岩为陆相沉积岩中细粒页岩的低度变质岩所构成,(另一些人则认为是白云岩)。化石由灰白色、土红色两种颜色构成,呈不规则夹层状。约1厘米厚的化石分为五层,一、三、五为灰白色,二、四层为土红色。背面第五层呈石英质,其间有许多植物根须状的物质已变成石英化的粗线,呈三种形态:一种较粗的根为铁锈红色,另一种完全石英化的为灰白色,有一些则一段为铁锈红另半段则石英化为灰白色。整个背面有一些疑似铝镁原素的银白奌。化石的第一层灰白色经风雨侵蚀,河水冲刷后,一些地方上下一条条地逐渐露出苐二层的土红色。苐一层的灰白色部分石质较为坚硬,且得以保留在表面;苐二层植物体土红色部分石质较为细软,再经风吹雨打,日晒水冲进一步微微下陷,这样才清晰地呈现出难得一见的石兰花开的绚丽景象,才能为人所看到,认清它的真容,才能让有心人发现釆集到它。在你为裸眼所看到的鲜活形象所迷恋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更是把你带入一个叹为观止的新境界。在显微镜下,兰花的形象更显得凸凹逼真,原叶片实体部分呈扁叶状,且更清晰可见,约有十余片,颜色比二层的土红色颜色更深一些为黑红色。细观微部,沿舒张的兰花原茎叶脉上,比较均匀地分布一个一个的圆圆的小黑点。有的黑点呈现完全碳化的黑碳状,有些黑点则呈现半碳化的油珠状,显然是兰花茎叶原有机物在石化过程中形成的碳化点。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无数次的反复观察中,在右下角那枝随茎垂下的兰花中,发现一个上部呈花粉状,下部呈蜜状的花粉团。就是这个不足二微米的蜜黄色小点,给古生物学打开一个全新的视野。它是怎样经历千百年来沧海成桑田的巨变,而能较好地保存下来的呢?这个黄色的小奌是否保留有什么样的生命密码呢?这些一系列值得思索的问题,成为诸多学科的科学家们急需破译的待解之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199-319710.html

上一篇:七彩生活·【石出犁川】
下一篇:论文交流·【六大特征】
收藏 IP: .*| 热度|

1 陈绥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