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mo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namoon

博文

我和动物的缘分

已有 3561 次阅读 2012-9-22 22:58 |个人分类:科研教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医学院, 动物, 生物系, 生理学

大学一毕业分到学校教书,领导问我想做哪个专业的教学,我毫不犹豫的说去动物组,因为从小想当医生,但事与愿违没能进医学院,倒被先录进了生物系,还可以教人体及动物生理学,20多年来和很多种动物打过交道,上实验课或科研的缘故吧。
 
在北师大学习时给老板养过珍珠鸟(做神经方面的研究),当时要我随意配对(鸟太小无法辨雌雄)产蛋孵化小鸟,我就每个笼子配两个,结果有个笼子的其中一只就是不和同笼鸟亲近而对隔壁笼的鸟叫个不停,我就把这2个相互亲近的换在一起,结果没几天就下了小仔,很遗憾那小仔没存活下来。原来鸟也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
 
在北方还喂养过一大群麻雀,我本意是好的,希望麻雀多吃食,怕它们看不见,就通宵把灯开着,结果第二天清早去看望:发现大半麻雀都累死了,因鸟认为可能是白天就老飞来飞去吧?害怕老板骂赶快跑到西直门鸟市又去买回同样多只麻雀,这以后有经验了养的还好。
 
养很多实验老鼠,骑自行车车买鼠饲料去协和,结果路上碰上同伴与路人撞车差点动刀,我一个小女子急忙站在3个高我20多厘米的大汉子中间平息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斗。回来看着老鼠吃着美餐我感概啊。。。!
 
回到单位教学生动物实验课,材料都要自己想办法买啊、预实验啊等等。经常跑附近乡村或农贸市场买鱼、蛙、兔、鸡鸭等等动物给学生做实验:教生理学的要打针麻醉啊打药啊等,蛙用的最多,我们这是西部大学——山区,当时院门口、校内就有很多,学生抓来1个1毛或不要钱,太多就贱,现在10多年过去蛙很少了,花多钱都较难买到,而且也很小即使当季,好在我好几年不教这个实验了,我看着这些动物被杀有时候还要慢慢地做实验让它们死去,甚至做完了实验也不打空心针让它们了却痛苦我很生气批评学生:它们和你一样也有痛觉的。有点发毛了,还经常做之前心里祷告,来了后辈把这课夺走虽心不甘但也庆幸上帝这样安排好,但也在关注这个,这种上课模式能否改革?
 
曾经学校一老师的小孩养宠物狗拉稀,他喂了人吃的拉肚子药死了,要我解剖看是什么原因死的,我怀疑可能剂量喂多了,但看着小孩的表情很伤心的样子很同情,那年代好像还没宠物医院之类的。
 
有次去乡下亲戚家,刚好碰上他家母猪生了十几个仔,有3个太弱小可能吃不到奶抽搐站不稳死了就扔到茅坑里,有个还有点动我就把它捞上来,放在干净地做人工呼吸,然后拿了针筒灌喂糖水、牛奶,过不久它又活过来,1、2天后它随时绕着我的腿转来转去,感觉猪也知道感恩呢,稀奇!
 
以前做完实验还剩少量动物我就在家养起来,所以儿子从小也喜欢跟我养、亲近动物,还养过猫头鹰仔,市场上买的,感觉养不活,就放生了,还把很多小青蛙放过生,因后来是学校买材料到市场上,不太懂哪些用得着哪些用不着,买了一些用不得的,或后来的学生有些偷懒不愿做的。想来我这是赎罪吧。
 
后来一段时间做了很多种鱼的科研,在一国家重点实验室,打催产针后,做人工交配,也有点不忍心,毕竟违背它的自然生理。稀奇异种也能产仔,只是活下来的很少,同种的鱼产仔量那么大,一条母金鱼可产上万条小仔,养得好可得万来条小金鱼——尤其很漂亮的金鱼,感概生命真稀奇,上帝创造万物的奇妙可爱。
 
现在又无意间闯进当今濒危灭绝最快的两爬动物,经常下乡,再有些企业私人找我,常碰到以前我最怕的蛇问题:养殖的,病的,种类的等,于是越来越对这类动物感兴趣来。记得第一次拿蛇是好奇,看着那些乡下妇女背个一两条蛇去市场收集点卖,从背篓里取出放进,很惊奇她们都不怕,她们也刺激我让拿一下,麻着胆去抓,开始蛇以为你伤它,倔强不得了,过一会感觉你不伤它马上温顺下来,呵呵,蛇应该算是最有灵性的动物,所以上帝把它比作撒旦的化身——堕落的天使头目。撒旦是斗不过上帝的,因牠也是上帝造的。信基督有上帝保佑,所以心理上也就不怎么怕了。
 
前几天他们抓到一天美女蛇,很感兴趣看,结果是玉斑锦蛇,确实漂亮无毒的,但较小。说一般很难碰到,我就要去给我做标本保存下来算了。养着但又矛盾是不是给放生?唉,国家支持重视能否把这些越来越少的种类驯养一下该多好,不知道过多少年他们不再有,多可惜啊!

玉斑锦蛇——老百姓眼中的美女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6018-615895.html

上一篇:真有意思,一年才写一篇博文——还是所谓的。
下一篇:深山动物资源考察
收藏 IP: 119.39.226.*| 热度|

2 王汉森 anonymit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