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给师弟师妹们的留言 精选

已有 11281 次阅读 2016-7-16 00:53 |个人分类:科搜研手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已经博士毕业离开了RCEES,当然还会回来,不过那时候就是外来户了。我知道你们会来这边看这个博客,所以有些东西还是要说一下的,有没有用看你们自己,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 不管你们是否乐意,PI级的老师都是希望你们以后做科研。按我们组里规定,到毕业时你们要具备独立设计实验、独立发表文章、进行学术会议报告与撰写科研项目书的能力。坦言之,这是以后混学术界的最低标准。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最好对自己有良好的定位,做科研不要偷懒,小老板有时看不下去会帮你们完成一部分工作,但你不能总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影响你未来的学术评价。


- 要明白学术圈也是圈,从文章发表到项目审批都存在弹性,不见得好期刊发表的文章含金量就高,意义就大。但你要清楚手头有好文章才能去申请项目,这跟高考差不多,所以哪怕这个评价机制存在再多问题,在公平性上也有一定保障。我说的是制度,但对个人而言,不要通过发表的文章去判断个人科研能力,因为多数文章作者很多,是共同努力的成果,不要总盯着一作通讯,也就是不要被现行有问题的评价体制搞晕了自己。西方学术圈经常用学术明星来形容科研做的不错的年轻人,国内舆论也很喜欢造神,动不动就人生赢家。我想说的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科研人员不要去谈什么成功与赢家,难道你打算刚就业就退休?热闹是别人的,不要总去科学网小木虫看一帮人打嘴架,我们都是有目的的去做科研,去验证假设,去发现现象,别人的事“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 要明白文章发表不是一个科学问题的终点,相反,只是一个起点。科研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观点的营销,你的数据与逻辑推理都是去说明一些事且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所以不要认为文章发了就完了,你要告诉别人你的发现很重要(希望是),如果有人质疑你的结果也不要感觉不好,科学研究允许犯错,有错误就改正,你想解决的是科学问题,不是捍卫你的名誉权。


- 要重视统计学,我在不同场合反复建议你们去学习统计学不是一个可选可不选的问题,而是必选。我知道化学或环境学科对统计的训练是不足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个理由不去学习统计方法。你们做了大量的数据,然而分析方法很多只停留在描述现象上,统计学是可以帮助你们做推断的。对很多环境问题,同样的数据不同人去分析,有人能发es&t,有人却发ep,加分项就在统计分析的水平上。如果你的实验可以找公司外包,那么你唯一的价值就体现在数据分析与挖掘上,永远不要把自己当科研民工,那样早晚会被机器取代。


- 要学一门编程语言,那怕是vba,掌握编程可以快速将你的想法进行验证与探索。我很反感听到某某图要用某某软件去画才行的观点,如果你掌握一门高级语言并知道你要分析数据的结构,所有的图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matlab、python还有R至少会一种,不然你的思路会被有限的工具所限制住。拉姆斯菲尔德有个梗叫unknown unknown,很多科学问题就是这个状态,而编程能力可以让你看到你原来看不到的东西。


- 不要去简单模仿已发表文章的分析思路,要去思考为什么对方用这种写法,君子不器。我见过很多的以讹传讹,其实就是源头上的文章没写清楚原因。你在做实验之前脑子中要明确关注到一个点上,不要稀里糊涂做完了再思考写文章的事,然后又去关注别人怎么写,很多时候是照猫画虎。很多研究方向的文章存在套路,例如材料类就是表征的罗列还有污染物的排列组合,这样可以发文章没问题,但你写这样的文章始终不会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去组合这些章节,不利于长远发展,最后陷入文章没有亮点的境地。


- 要有自己的文献查新体系,要会订阅关键词,不管是rss还是邮件,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去关注新动向。另外类似es&t跟ehp的所有文章都要看看题目摘要,对自己的研究在学科内有一个定位。你甚至可以追踪某些个人的论文,如果你觉得他跟你研究兴趣类似的话。具体的方法我已经给出了关键词,自行处理,不要在这类事上偷懒。


- 不要依赖人,也不要过分关注经验结论。我知道你们很多人有不懂不会的会喜欢去问师兄师姐,没问题,一般都会回答的。但是,我建议你们多多利用网络资源,不管是国科图还是互联网社区你会看到同样问题的不同答案,这时候你才能去思考背后的道理而不是仅仅找个结论。很多科研结论都是有定语的,你要是忽略了定语修饰,很容易教条化。要保持思考问题的习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允许吸收整合新知识。


- 中科院的工资这两年已经没优势了,生活环境也比较艰苦,虽然在很多PI看来比他们当年好很多,但务实地说,读研读博会比同龄人生活上苦一些。然而,不要有怨妇心态,我个人觉得这个年龄段知识积累而非经济积累是最关键的,等你知识面足够广就会发现这个社会是非常非常宽容的,想过得好也并不困难,不要搞得跟苦行僧一样,要趁年轻给自己足够多的机会去尝试新东西与新事物。


- 今后科研的趋势会是合作,互通有无,而你博士阶段要让自己毕业后有足够的能力资本去跟别人合作,不然就是个打工的。要重视团队建设与维护,你自己可能就是个螺丝钉,但要有全局意识与博弈思考,不然自己玩自己的根本不会形成良好的科研竞争力。


- 科研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有自己的生活。20-30岁是你脱离父母家庭生活独立生活的年龄段,然后你将重新进入自己组建的家庭。你一生的品味与生活习惯的特质都是这个阶段形成的,不要畏首畏尾,也不要过分放纵。学会减压与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我安全感,你走出研究所就是个社会人了,不要给自己一个还是学生的借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0956-990932.html

上一篇:如何做球探?——经验贝叶斯分析方法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慕课以来
收藏 IP: 112.8.130.*| 热度|

26 薛亮 彭真明 曹周阳 张坤 黄永义 柴栋梁 孔梅 刘拴宝 孔祥雄 吴斌 谭青海 董焱章 冯兆东 李斐 强涛 李艳玲 王亚杰 谢蓝 毛秀光 梁劲康 王林平 梅卫平 朱嘉宝 沈小梅 xlianggg doctor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