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润时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liangzhu

博文

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感

已有 10563 次阅读 2012-12-17 22:35 |个人分类:读书思考|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思考, 学习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其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作为中华名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更应好好学习其中的道理,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 
           
       
       

   本文欲对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千古名言做一些探讨与感悟。这一句很多次在我困惑的时候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今天的话可以解释为:学习了很多课本知识,见过了很多场面,却不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和逻辑,那么就会对很多知识和现象感到迷惑;但是呢,一个人如果每天只知道思考,却不愿意花时间去读些书,与人交流,多接触新的场面,那么他将会因思考而陷入困境而无法解脱,此时的多思便成为了多虑。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偶尔体会到茅塞顿开带来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因苦苦找不到答案而感到的阴云笼罩。我认为问题的答案总的来说有两种,收敛的和发散的。这两种答案并不是彼先吾后的,常常是同时出现在某一时段,只不过某一时期其中的一个更占主要优势。追求前者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因为前者常常有标准 答案存在,这种情境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未成年时代,那时候我们还在准备中高考,学习的所有书本知识和解题技巧就是为了在最后的那几张试卷上得个高分,能选个好的高中或大学,认为进入之后会有个美好的未来。而后者则常常给人带来不安,因为不确定,因为变化多端,但是在我看来,后者才更接近生活的真面目。                
               
    上面我举过有收敛答案的问题,下面举个有发散答案的问题,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你的理想是什么?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理想都是模糊和会有变化的,因为刚开始的不 清晰,因为后面的身不由己,因为自己的兴趣变化等等。正是因为好多变化的因素的存在,所以会导致一个问题的答案会有所调整和变化。还有一类问题,那就是因 为问题的复杂度太高,人类无法完全掌控,只能通过一些表象和观测对其提出一些近似模型。常见的是对经济形势的预测,从我所读的新闻里,我常常发现很多预测 都是空炮,就是因为他们的模型并不适用于他们所预测的经济现象或是对里面的某个因素的重要性评估不准确所致。复杂性高的系统,必然有好多决定性因素没有被 挖掘出的情况,这么说来,其实有收敛答案的问题只是有发散答案问题的特例。 
               
                   
   我在初高中时代思考最多的还是某个数学问题怎么解,今天要学哪些词汇的用法等等那些有收敛答案的问题。也会偶尔想想自己的学习风格,去了解自己,然后按照自己快乐的方式去做事,我觉得后者才是真正思考的开始,因为那是在解决一种没有统一解的问题。到了大学之后,我大多数的问题就停留在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兴趣点在哪儿,怎么让交通更加顺畅,这么多人开着好车他们是怎么赚钱和花钱的,他们的哲学是什么,世界的石油还能用多少年,枯竭了怎么办,工作,读硕,读博,出国该如何抉择,怎么让计算机更加智能,认知的含义……常常我会陷入这些问题无法自拔,导致异常苦恼,因为有些问题并不是很快可以得到一个解答的,也有些 问题本身的提法就有问题,还有些问题只能在不同情况下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对于读硕,读哪个方向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我多方面了解,最后发现细方向没必要 太在意,因为硕士也只是个科研打基础阶段,只要大方向定了,小方向都可以调整。还有,比如如何让交通更加顺畅的问题,如果对于一个只走过路(属于见过路的场面)而没有任何关于交通规划先验知识的人来说,我想他很难给出很好的建议,因为没有一个基本的道路规划,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线的认识。但是如果他系统学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相关知识后,他再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更有可能给出好的建议(这个问题也具有发散的答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例子。
               
 
 读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经典名言,我又有一个问题在脑海中浮现,先学习还是先思考?当我们呀呀学语时,我估计是先学习后思考,但是进入某个阶段后,比如读了小学了,那时候估计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好解答了,得相互促进。最后,有个笑话是这么讲的:小时候,我常常为长大后是选择清华好呢,还是选择北大好呢而感到痛苦纠结,长大后,我发现,那时候我多虑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4028-643750.html

上一篇:负起责任来
下一篇:曾经的你
收藏 IP: 159.226.1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