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ianguo531 聊聊感触、搞点学术、发发牢骚

博文

如何挑选课题组 精选

已有 9938 次阅读 2019-4-18 16:26 |个人分类:观点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课题组, 选择

书接上回,上回讲到不同课题组都有自己的学生管理和学术训练习惯。找到适合你的课题组比考上博士重要的多。如何去识别适合你的课题组?这是个愁人的问题,因为我也只待过一两个课题组,去其他课题组去调查这些问题,人家也不让,还以为我去刺探科研机密的呢。但是,长期同行开会聚餐、论文检索和闲聊中也可以对一个课题组形成大致的映象。总的来看,适合你的课题组一定是个学术很牛的课题组,否则即便兴趣相投,相处两不厌。但是没有什么可人的成果,估计在你的心里也算不得适合你的课题组。总的来看,优秀的课题组都有一些共性:

1)人要多

随话说,人多力量大。佛也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至平民百姓,上到佛祖都告诉你人多肯定是好的。课题组也一样,人要多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从科研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叫单干,两个人叫合伙,三个人才能叫团队。有了团队才能有合作,也才能从思想上碰撞出美好的火花。这也是二人转就是不如三国演义好看的原因。有的课题组人员多达几十人,一般的团队十个以里,这主要取决于研究的内容、导师项目和领导才能。总之,人越多,这个课题组的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强。

2)经常组织和参加学术会议

如果经常在参会的时候碰到,那说明他们课题组的学术活跃度很高,学术包容性较强,具有开放的学术态度。这些人或是坐在主席台上,你只能仰望和听主持人报名字,或许是在你旁边跟你侃大山,都有可能。经常去参会的课题组一般一出席都是一帮人,跟团伙一般。吃饭的时候都是一桌坐不下,两桌来拼错的节奏。但是,你要注意:如果参会的人只是开会 ,长期只是开会不去讲或者不去作报告,那另说。一般课题组只有每年都有新的东西才能保证在大会上有讲的东西,一个人单干的话,基本上没有那么多的持续力。常年只参会不报告的人,可能他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可讲,这说明他的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当然,你仰慕的大牛应该都是频繁的在大会上做开场的主题报告,那水平当然是没的说了。

3)高水平论文持续产出

高水平论文是本专业的一区期刊,自然指数期刊等。每年都有这样的期刊论文刊出的课题组肯定是不错的课题组。但是,这与学科有很大关系。人文学科和工程学科在此不作讨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做学术的人的“996”工作制是否合理。在我看来,大作的产出背后,“996”显然是不够的,我觉得“7127”还差不多。玩转“996”只能是初级阶段,必须要住在实验室,躺在课题组才能有引人注目的科研成果产出。科研是一帮世界上绝顶聪明人的角逐,既然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那拼的只能是谁在利用时间上更厉害。

4)项目可观

人多了就要吃饭,如果没有课题经费的支撑,那肯定玩不转。牛的课题组项目肯定是不缺的。什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有很多不同口子来的项目一大堆。这些是必要的。长期承担国家基础研究计划的课题组在学术前沿把握,学术创新力上具有天然的超强爆发力和实践力,其承压能力和再创新高能力是一般温柔乡孵出来的小课题组没法比拟的。

5)有优秀的学生产出

优秀的学生是课题组最大的财富和成果。不同于花开花落,这是重新长出了一支幼苗。这只幼苗的成长速度会很快,会一步一步成为课题组这棵大树的枝干,以后也可能成为主干。大的课题组由于人员众多,课题组成员之间就会形成小的竞争环境。今天他发表了一篇一区的期刊,我也不比他差,我为什么不行?!因此,就会加速竞争的等级和程度,提升大家每天做实验写论文的斗志,这样的竞争环境有助于优秀学生的持续产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两个优秀的学生的产出并不能说明这个课题组有多优秀。因为,这一两个学生可能天生是属于宋江式的人物。我也听说过,有的导师有个非常牛的学生,但是这个学生和导师做的东西一点也不相关,属于自我救赎的奇才。如果课题组能隔一两年就有一个牛人出来,或者优秀的学生。那说明,这个课题组是非常了不起的。毕竟,用科研培养人也是科研本身重要的内容。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这个课题组在人才培养上,特别是与导师的管理能力很大关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9327-1174103.html

上一篇:家风与门风
下一篇:吴思
收藏 IP: 218.3.243.*| 热度|

10 李学宽 王从彦 杨顺华 黄永义 彭真明 余世滔 高建国 郑强 孙颉 李东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