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读博、待遇和培训等问题与《中国科学报》记者的交流
(王德华)
在美国参会,收到《中国科学报》记者赵先生的信息,是关于博士研究生的几个问题,希望我能发表点看法,这几个问题是:
1、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或:具备什么条件的人读博士才不失落?)
2. 中国各个科研机构由于自身条件不同,博士待遇也参差不齐,这种现象是否合理?
3. 是否好的待遇才是做好科学研究的保证?抑或只有搞好了科研才配得上好的待遇?
4. 如何避免博士只能学到些“屠龙之技”?
5. 目前,博士群体担纲科技发展的未来,但年轻人读到博士的年龄刚好是承担巨大压力的时候,您对徘徊在就业和读博十字路口的他们,有什么建议?
扫了一眼这几个问题,感觉都不是问题,我也没有特别的观点,只能说一些大众的观点。因时差问题,晚上困乏得很,倒头就睡到半夜,没有及时回复。
在截稿前,匆匆回复了一下,说了几句大白话。赵先生说我的文字,可以独立成文。对于他们协助整理的稿件,稍加修改后,返回。回国后,看到文字已经发表了。
由于文章是回答问题的,所以整理后的文字,构架有些散。
这里把我当时的回复原文贴出来。
××××××××××
(今天)抽点时间,简单回答一下(您的问题),仅供参考。
1. 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或:具备什么条件的人读博士才不失落?)
王:按理说,读博士没有专门适合的人群,只要符合招生条件,谁都可以读。但是,读博士的过程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是通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而获得学位。所以,适合读博士的人,应该是适合做学术研究的人。
读博士,是一个职业训练过程。如果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科研就是一个职业了。那么,如果没有科研的热情,没有科研的直觉和敏锐,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忍受寂寞和失败的能力,没有追根问底的执着,是不适合选择科研作为职业的。
至于哪些人读博士不感到失落,与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还不能等同起来。
自己的要求与自己的付出不匹配,要求超过了付出,心理上就会有失落感。期望过高,一旦没有达到满足,就会有失落感。
2. 中国各个科研机构由于自身条件不同,博士待遇也参差不齐,这种现象是否合理?
王:这是可以理解的。博士生待遇本应与其承担或参与的课题相关,博士生的生活补贴也应从参与的课题经费中支付,课题经费预算中也有这部分支出预算。只是当前国内的各种课题经费中,研究生生活补贴部分占的比例有些低,而不足以支付所有研究生的补贴。今年国家基金委项目的经费预算部分已经有很大改革了。
但不管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博士研究生的生活补贴应该能够支付博士生的基本生活费用,这是基本的标准。博士研究生再不能依靠父母或家庭来支付其生活费用。
3. 是否好的待遇才是做好科学研究的保证?抑或只有搞好了科研才配得上好的待遇?
王:高待遇是做好科研的保证,或科研做得好才可以配得上高待遇,这两个说法都不妥。
如果一个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人,是不可能做出好的科研成果的。所以,如果家庭负担过重,经济和精神压力大,应该不适合读博士(这与第1条并不矛盾)。
尽量给博士研究生提高待遇,不让他们在生活上有后顾之忧,是一个基本要求。这与是否搞好科研没有关系,这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可以说这是一种契约。导师招了学生,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在此基础上,对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给点特殊照顾,或设立一些奖学金(如现在的国家奖学金等),也是很有效的鼓励措施。
虽然这些是基本的,但本质上说,待遇与科研水平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待遇高,不见得有好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的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关。
4. 如何避免博士只能学到些“屠龙之技”?
王:这个问题我在博客中有很多论述了。博士研究生本质上是一种职业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基础部分,包括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等,能力部分,包括阅读文献、综合文献的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实施实验的能力等,还有思维部分,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这个方面,详细可参考我前些日子的博文“研究生需要哪些基本学术训练?”
5. 目前,博士群体担纲科技发展的未来,但年轻人读到博士的年龄刚好是承担巨大压力的时候,您对徘徊在就业和读博十字路口的他们,有什么建议?
王:读博士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所以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不会一帆风顺,会有很多压力,但博士研究生期间遇到的这些压力,不能说是巨大压力,博士研究生也不是承担巨大压力的时候,(毕业后)生活中的很多压力往往比读博士期间的压力要大得多。
我在前面说了,如果有追求、有能力、有毅力,也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
如果对科研没有兴趣,自己也没有明确的追求,就不要读博士了。即使选择读博,也要慎之又慎。
如果年轻人将来的志向是从事科学研究或与之相关的职业,读博士是必须的一个训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