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研究生需要哪些基本学术训练? 精选

已有 37033 次阅读 2015-2-8 20:28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教育, 能力培养, 学术训练

研究生需要哪些基本学术训练?

(王德华)

 

周五是例行的研究组组会。

利用组会,强化研究组教育和管理理念,强化研究组文化,是一个重要内容。很多方面是导师自己观点,学生们不一定认可。组会交流,有些研究生喜欢,有些研究生不喜欢。喜欢的同学,心情就好。不喜欢的同学,心理上就抵触,心情也好不了。

研究生教育是个性化很强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导师的性格、品行、学识、处世等等各个方面是会对研究生留下印象或烙印的。研究生的导师制培养方式,本质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研究生的。

但是当今导师的理念都不能对自己的研究生产生影响的时代,是很悲哀的。进一步说,如果导师的理念都不能影响自己的研究生,当今的研究生培养是一种什么方式呢?师生需求不一致,理念不一致,导师难受,学生难受,结局也就不会圆满。

组会上聊了几句研究生培养的事情。从近期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课程质量的规定看,除了说明主管部门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外,似乎也表明对我国当今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很了解。

果真如此吗?如果是,当是国家的幸运。

我的感觉好像是,该管的不管(如研究生选拔,导师的遴选),不该管的(如指标、课程),干涉有点多了。不懂教育的官员在主管教育,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研究生需要哪些系统性训练呢?

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有研究生培养管理条例,基本要求都写得很清楚。为什么研究生还有疑问呢?甚至不少毕业了、已经获得学位的研究生都不清楚研究生该有哪些基本训练呢?一个原因是导师也不清楚,或者导师知道但没有去实施。

为什么那么多的研究生会感觉自己读研究生是给导师打工呢?为什么那么多导师会把研究生做劳动力使唤呢?一个方面就是师生都不清楚研究生培养需要哪些方面的训练。

我在给研究生做讲座和给研究生导师培训时,经常借用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图来说明研究生培养所需要的基本训练(见文后的图)。

研究生培养有3个方面的内容:

1、         基本知识:包括宽广的学科知识和宽广的实验途径的交叉学科知识。什么是宽广,如何做到宽广,是很关键的。

    我们今天的研究生,入学时绝大多数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所以,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都需要训练。

2、         研究技能:包括4个方面,思考清晰的能力(有效地口头表达和写作交流能力),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文献阅读、评价和综合能力,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

    3、         创新能力。在12 的基础上,研究生培养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重要科学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条是产生new idea 的条件,也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3个大的方面,及其包含的内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缺了一环,其他方面会受到影响。尽管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也会有些补偿机制,但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科班研究生教育中学术训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师生间的配合,需要研究生自己的主动性,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布局。这些基本能力具备了,一个研究生日后的工作能力和学术视野会有很大的提高。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自信心会增加,充实感增加,成就感增加。

       这种自信、充实和成就感,绝对不是在研究生期间只发表几篇论文所能替代的。研 究生教育,不是培养技工,不是培养实验员,不是培养论文生产机器。这些常识,研究生自己要清楚,导师更要清楚。

       日子过得太明白了,累。过得糊涂了,更累。该明白的,一定要明白。该糊涂的,还是糊涂点好。



   (图片引自文献,中文是我自己加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866626.html

上一篇:《生如夏花》:个人角色与团队协调
下一篇:技术什么时候需要科学?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72 陈楷翰 罗德海 关法春 姬扬 尚松浩 郑永军 齐云龙 蓝贤勇 吴芳 张琦 张骥 吕喆 李帮建 李东风 罗汉江 张波 李学宽 张彬 刘俊伟 毛秀光 马磊 曹禺 郭战胜 王辉俊 张海霞 李泳 陈齐风 贺宪飞 赵斌 孙永昌 刘立 龙明策 万韬 孟庆勋 刘伟锋 李宇斌 曹雁冰 姜楠 翟文宝 赵序茅 冯大诚 王春艳 李心诚 蔡冰 刘天亮 夏铁成 蒋永华 梅志平 陈奕涛 杨顺楷 梁洪泽 张红光 高建国 王琛柱 李森森 毛培宏 蔡庆华 周小洁 张海权 王忠玉 韩晴 韦玉程 齐紫航 刘乐乐 唐小卿 wangqinling parrotparrot taoshl zjzhaokeqin psystudyliu cloudyou nasagsf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