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的塔里木兔
王德华
山东大学
中国现记录有10种野兔,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是其中之一。
塔里木兔属于兔形目、兔科(Leporisae)、兔属(Lepu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周围分散的绿洲及荒漠地,是典型的平原荒漠栖息型动物。塔里木兔体型相对较小,体重范围一般在1.1-1.9 kg,体长为 29 -43cm,耳朵相对较长,向前折超过鼻前端。体毛短而直,头顶及体背毛沙褐色,杂灰黑细纹,体侧渐浅,呈沙黄色,腹面及颌下、颈下白色。颈部下面有沙黄色的横带,冬季毛色比夏季浅淡。
塔里木兔的繁殖活动从2月延续到8月,每年一般繁殖2-3次,每窝的产仔数为2-5只。初生的仔兔出生后就具有体毛,能睁眼睛,可以活动。塔里木兔的视觉不是很好,但听觉特别灵敏。
塔里木兔主要栖息在塔里木盆地海拔900-1200米的各大河流下游绿洲和罗布泊附近,利用沿河的芦苇植物作掩蔽,在沿河两岸的胡杨和柽柳丛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的荒漠草原和塔里木河河水泛滥区等处栖身。塔里木兔大多在长有柽柳区域的松软沙丘地带活动,其食性随着季节的不同发生变化,夏季以杂草、骆驼刺、苜蓿、农作物等为食,冬季以骆驼刺根、芦苇根、甘草根等为食。
塔里木兔的平均体温是33.5-36℃,安静状态下的心跳是120-150 次每分钟,呼吸频率是 3860 次每分钟。塔里木兔的白细胞计数较低,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菌能力。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与血红蛋白相对较高,表明具有较强的携氧能力,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代谢能力。塔里木兔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要比家兔等物种高。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变化剧烈,年温差可达70℃。塔里木兔属于晨昏型物种,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冬季白天躲藏在灌丛之下,仅在黎明之前和黄昏之后才出来觅食,可能主要是避开天敌的活动高峰。塔里木地区夏季炎热,沙面温度高达 70-80℃,空气十分干燥。塔里木兔在晨昏活动,可以避开中午的高温胁迫。另外,塔里木兔选择栖息在人工开凿的水库周边、河畔的沼泽和河滩地等地区,也是应付高温缺水的一种策略。
塔里木兔的肾脏具有较宽的髓质,可以产生高浓度的浓缩尿。肾脏组织的显微观察发现,塔里木兔肾脏的髓袢较长,长髓袢有利于在髓质中形成更高的渗透压梯度。塔里木兔血液中的 Na+含量相对较高,而 Ca2+相对降低,具有很强的水分调节能力,肾脏的宽髓质和长髓袢是产生较高渗透压梯度尿的基础。在分子水平上发现,塔里木兔肾脏组织中的各种水通道蛋白的表达较高,促进了肾小管对小管液水分的重吸收能力,从而减少体水的排出,这是塔里木兔适应干旱缺水环境的分子机理。
塔里木兔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是常见种,由于栖息地的丧失等原因导致栖息地斑块化,以及人类对塔里木兔的捕猎等,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据新疆林业部门1997-2000年的调查,新疆塔里木盆地区域塔里木兔的野外种群数量不足16万只。塔里木兔已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物种。近年的分子地理学研究也发现,塔里木兔的核苷酸多样性低于其他兔类,并且塔里木兔的种群之间已经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具有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种群的地理隔离会引起种群基因交流减少,遗传多样性逐步降低,因此需要加强对塔里木兔的保护措施
关于塔里木兔的生态学、行为学、生理学等很多方面,还都是未知,亟待加强研究。
(说明:本文部分内容发表在《科学画报》)
(图片来自网络,特别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