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兔和鼠兔: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精选

已有 7878 次阅读 2023-1-14 22:16 |个人分类:科普随笔|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兔和鼠兔: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王德华

兔类动物是全世界分布很广的一类动物,体重范围从小于100g的鼠兔,到1-4kg的兔子,最大的兔子可达5kg。兔类可以分为兔类(Hares)、穴兔(Rabbits) 和鼠兔(Pikas)。在分类学上兔形目动物包含2个科,鼠兔科(Ochotonidae)和兔科(Leporida)。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统计数据,鼠兔科现有1属36种,兔科现有11属65种,这样全世界的大小兔子有101种。

兔形目是典型的食草动物。兔科和鼠兔科,都具有两对前后重叠的上门齿。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林奈曾将兔子作为一个科级单元列入啮齿目,原因是兔形动物与啮齿动物都没有犬齿。后经学者们考证,从形态、化石等证据表明,兔形动物与啮齿动物在进化上是独立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证据也表明兔形类与啮齿类的祖先类群在新生代之初就分开了,是各自独立演化的。

兔形目动物除鼠兔的体型较小外,一般都是中等体型。兔类Hares的后腿较长,强壮有力,善于奔跑。逃避天敌能力强,终生在地面上生活,不挖洞。在地面上产仔,幼兔出生后身体有毛,眼睛睁开,耳朵能听见声音,能自由活动,属于早成性动物。穴兔Rabbits 则不同,其在地下挖掘洞道,幼兔产于洞道中,幼兔出生时裸露无毛,闭眼,耳朵听不到声音,也不能站立,属于晚成性动物。兔类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它们的踪迹广泛出现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的各种环境中,如荒漠、沙漠,草原、苔原、森林,甚至城市环境中,分布范围从赤道到北纬80度,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米的地区。

兔子造成危害最有名的例子是澳大利亚的兔子。据记载,欧洲穴兔于1788年第一次被带到澳大利亚,1827年在塔斯马尼亚开始有野化穴兔种群出现,1859年维多利亚驯化协会释放了24只穴兔,到1886年穴兔已经扩散到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的边界,1900年到达西澳大利亚和北领地。仅仅60年的时间,兔子就侵占了澳大利亚4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成为世界上扩散速度最快的哺乳动物,对当地的农业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逐渐演变成澳大利亚的生态灾难。

青藏高原的高原鼠兔是备受关注的物种。有学者提出高原鼠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的观点。所谓关键种是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物种,它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果关键种消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等生态后果。高原鼠兔营穴居生活,其洞道系统可以作为一些鸟类和蜥蜴类的巢穴,挖洞活动可以松软土壤,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等。鼠兔多是小型的食草动物,在食物网中是猛禽和艾虎鼬类等捕食者的猎物,在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生态地位。

中国的野兔Hares都是营地面生活的兔类。中国的养兔历史悠久,但饲养的兔不是中国的野兔,是欧洲的穴兔Rabbits。据考证,中国的家兔是从欧洲地中海周围地区引入的穴兔驯化而来的。

中国现有10种野兔:蒙古兔(草兔)、海南兔、塔里木兔、藏兔、云南兔、华南兔、高原兔、雪兔、东北兔、高丽兔等,其中塔里木兔、海南兔和华南兔为中国特有物种。中国的鼠兔种类有28种全球的鼠兔种类,除2种分布于北美洲外,其他种类都主要分布在亚洲。

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不少兔类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有研究表明农业活动等是导致欧洲里海兔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国际上学术界很早就呼吁对一些兔子物种进行保护,如墨西哥的火山兔、南非的灌丛穴兔、印度和尼泊尔的阿萨密兔、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兔、日本的琉球兔等。中国的海南兔、塔里木兔和雪兔等也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国在关于兔类动物的相关研究中,多是分类学方面的工作。对高原鼠兔的研究相对较为广泛,如行为学、生理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都有所涉及。但对其他兔子物种如高丽兔、海南兔、塔里木兔和雪兔等物种的生态学研究则较少,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

(说明:本文部分内容作为“刊首语”发表在《大自然》杂志2023年第一期,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371985.html

上一篇:研究生要清楚自己团队的研究水平和状态
下一篇:新疆的塔里木兔
收藏 IP: 60.233.16.*| 热度|

15 张晓良 许培扬 吴斌 周忠浩 黄永义 杨顺楷 籍利平 李学宽 杨正瓴 严家新 张叔勇 刘全慧 伍赛特 王启云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