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Cd疑难17年和SU3-IBM5年

已有 615 次阅读 2024-9-30 08:50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片.png

    恍恍惚惚之间,Cd疑难已经17年了。这个工作在08年到19年间,是Garret、Wood等人的代名词,他们的实验工作开始了对于传统核结构观念的质疑和否定。正如他们的第一篇文章中所说:“Cd同位素可能不代表振动系统,他们运动的本质物理被遗失了”。而在19年之后,这个术语几乎就和我联系在了一起,我提出了SU3-IBM,唯象的解释了Cd疑难,确认这是一种新的运动模式。但是原因是什么,直到最近我才给出了答案。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计算,甚至计算可能极其复杂,但是结论似乎非常简单。

    当19年我知道Cd疑难的时候,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10多年了。没有早一些知道它,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早知道晚知道没有区别。但是对于我却不一样,因为一件巧合的事情是,我一直编制的程序正好能给出答案。不管是Cd疑难,还是我编制的程序,都是让我非常震惊的事情,一个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一个是我从来都没有意识到重要性的事情。

    在19年,发生了一些奇妙的转变。我想了很长的时间,然后在十一假期快要到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球形核不存在可能是正确的,而我的程序似乎能解释。

    这两个事情,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地心说变到了日心说,用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在我的头脑中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的五年我一直在研究SU3-IBM,不仅解释了Cd疑难,还解释了很多其它的疑难,这让我相信SU3-IBM是一个正确的理论。

    这很有意思,因为以前就已经有一个理论了,但是现在看来不够准确,甚至是不够正确。这让人难以接受,居然真的有两个理论,一个是不太准确的,一个是准确的。接受这个事情本身,对于我来说,也花了很长的时间。因为这让我感觉像个民科。这不断地让我想到地心说和日心说,旧量子论和新量子力学。当然这个转化现在还达不到这两个典型案例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核物理来说,也是难以想象的。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只有到了最后,我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候,很多当时的研究者都认为是胡说八道,直到牛顿给出万有引力定律,我们才清楚发生了什么。

     Cd疑难的故事,也才刚刚展开而已。Garret、Wood等人提出Cd疑难,就好像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虽然是实验,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他们到是不会认为是胡说八道,但是无法理解,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不像日心说,起码有一些冲突的经验需要解释,起码实验的观测需要更加准确。因为以往的观念,和这个结果是冲突的。

     我的SU3-IBM,就好像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椭圆轨道,不仅证实了哥白尼的想法,而且给出了更加细微的结果。我的结果也是如此,不仅证实了Cd疑难的存在,而且给出了描述。但是这些都是数学上的胜利,还不是物理的。

     一直让我怀疑的问题是,为什么原子核的低能激发,也就是形状对于核子数如此敏感。因为从凝聚态带来的经验告诉我,低能行为应该是普适的,刚性的。

    过去的几个月,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因为SU3-IBM给出了一个明晃晃的线索,就是这里边的SU(3)对称性。对称性可不是随便就出来的,尤其是这么大的对称性。一般来说,在基态的时候,对称性会自发对称破缺,消失了。只有精确的对称性,才会一直保存下来,而这只有量子色动力学的色对称性。当去年考虑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自己都无法相信。但是今年我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两者的关系,因为也没有别的可能了。

    结果让人震惊。原子核的形状来自于核子间的短距离的夸克胶子作用,特别是一种叫做隐藏色态的存在。这个隐藏色态已经有人研究过,但是只在很少核子的情况,因为计算起来非常复杂,而且关键是不知道能干什么。所以没有人想到,这个隐藏色态居然就是原子核形变的原因。

    我开始也不知道隐藏色态,直到最后看文献才意识到,这就是我刚开始要得到的东西。

    这个结果很有意思,甚至是非常深刻。核子之间在短距离的时候,作用非常复杂,实验才刚刚开始了解它。而到了长距离的时候,就变成了介子的吸引作用。这里边的关键是,这个特殊的作用变化,和黑洞的视界可能是一个东西。

    我又提出了一个猜想,就好像去年我猜想SU3-IBM中的SU(3)对称性和色对称性有关一样,那个时候我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我现在已经有了九成的把握。做物理的美妙就是提出想法,然后验证或者否定它。一个研究工作里边如果没有什么猜想的话,在我看来没有多大的意义。

    如果这个作用的转变,就是黑洞的视界,那么就会意义极其重大。当然,到了这步,已经完全超出了我能驾驭的程度。这意味着,30年内,我们将会有一个真正的量子引力理论。这个重要性,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想到。

    物理学是一个整体,当一些线索和现有的结论冲突的时候,就将会展开一个不可思议的旅程。很高兴,我能遇到这样的一个机会,也很高兴,多年来我没有放弃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01-1453290.html

上一篇:20年前,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渐近自由
下一篇: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领域会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么?
收藏 IP: 111.25.142.*| 热度|

8 郑永军 高宏 王从彦 宁利中 钟炳 马鸣 杨正瓴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