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悟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hongFu2010 对待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要永远心怀敬畏和感恩之情,热爱地球,善待自然。

博文

流动、交流、包容、创新

已有 6868 次阅读 2012-7-15 12:43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扎实做事, 兼收并蓄, 广博精深, 谦虚做人

 流动、交流、包容、创新

 前几天我们单位人事教育部门组织了一个“青年人才工作”交流会,我非常有幸而愉快地与我们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年青科技人员们一起度过了一整天的美好时光。

 

  上午,郭华东主任和王小明书记亲自出席了青年人才工作交流会,华东院士还向青年人们作了语重心长的即席讲话。交流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人教局的高级主管李猛力同志作了一些人才政策方面的介绍和重点解读,还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监审局的原局长沈颖同志作了一个题为人生职业规划漫谈的专题报告。沈颖先生才华横溢,他既引经据典,又深入浅出地与大家交流了两个多小时,他轻松愉快的报告让大家受益匪浅,但对地观测中心的青年朋友们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在下午,人教处又继续组织了座谈交流会,让我们几个已经开始从青年步入中年(四十五岁以上)的同志与年青同事们作一些深度交流。在交流中,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历和体会,作了一个题为流动、交流、包容、创新的简短发言,下面把当时发言作一些深度扩充后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从我一九八四年到兰州大学上大学开始,人生的职业生涯已经有二十八年了,其间经历了多次的“流动”,其中也有不少感受。在兰州大学地质系的四年学习期间(19849月-19887月),接触了不少良师益友,为后来从事地球科学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开始了三年(19889月-19916月)硕士研究生学习,专业为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方向为遥感地质学),从此开始了与遥感科学和对地观测技术及其地学应用有关的研究工作;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很荣幸地被留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从事遥感地质的研究工作19917月-199912月);后来由东渡日本,在日本富士山下的静冈大学大学院理工学研究科(20001月-20033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地球环境科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资助下(20034月-20053月)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从事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相关的研究工作;20054月又作为中国科学院海外优秀人才被引进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青藏高原的新生代构造与灾害相关的研究工作,大家都知道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被誉为中国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这里是各路高手云集的大舞台,在这里工作了近八年(20054月-20126月),从许多伟大的优秀科学家身上感悟到了不少谦虚做人、扎实做事的人生道理;2012年是中国农历的龙年,注定2012年是一个会发生巨大变动的一年(因为龙是非常活跃的),20126月中旬,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作出了对自己人生职业生涯来说,又一次巨大的选择:正式从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调到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工作,人生的职业生涯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

 

一路走来的二十八年流动的职业生涯中,在与许多师长、同事、朋友乃至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习到他(她)们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也从中悟出了谦虚做人、扎实做事等不少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不同单位和机构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他们所具有的不同文化氛围和创新理念,也给了我许多对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理解与启示,我深深地体会到当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理解包容、多元共盈的人文理念与精神。此外,在多年的流动职业生涯中,尽管一直没有离开过地球科学这个大的学科领域,但前前后后还是接触了不同的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地球环境科学……,在这些不同方向的研究中,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朋友曾经说过的话:科学只有一个,学科是人为划分的,只有不断地与不同学科方向的同行和朋友交流和学习,才能做到兼收并蓄、广博精深

 

总之,到目前为止的二十八年职业生涯中,我是在流动中学习,在流动中成长,既经历了不少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更体验了许多失败的曲折与艰辛,是探索地球,认识自然的兴趣给了我无穷的前进驱动力。在自己今后的人生职业生涯中,我仍将无怨无悔地沿着自己所选择从事并且非常热爱的地球科学研究之路坚定地走下去,继续不断学习,勇于开拓创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6625-592324.html

上一篇:记忆中的父亲
下一篇:聚焦北极-美丽的哥本哈根
收藏 IP: 114.246.101.*| 热度|

3 苏德辰 薛国梁 刘全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