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在故宫图书馆查卡片目录有感

已有 2743 次阅读 2014-7-3 09:07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故宫图书馆查卡片目录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73发布

 

大凡文革前毕业的文科学人,都知道做学问离不开查资料,查资料的捷径之一是通过图书馆的卡片目录来了解前人和当今学人的研究成果。不查卡片,不知道怎么查卡片,是很难做学问的。

现在可不同了,人们习惯上网检索,主要是通过现成的资料索引或者数据库来查,而到图书馆里来翻卡片目录的人是很少、很少的。问题是并不时所有图书馆都将这些目录卡片按照原来的编排方式上网的,事实上相当部分学术机构的图书馆还没有来得及将原来这些目录卡片放到网上,因为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人工来录入。有人以为,所有图书馆的目录都从网上与查就一清二楚了,这是一种误解。

昨天我来到故宫图书馆查资料,因为从电脑上普查,反倒不如从原始卡片分类目录里来查更清晰,所以我干脆在卡片目录室里按照需要的类别一张、一张地查找起来,不一会而手上积满了灰尘,不得已需要到外面洗洗手。在查阅过程中,和在阅览室打扫卫生的服务员聊了起来。他说:这个阅览室打我来这里工作以来,好像从来没有人来过,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来这里查卡片,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太舒服了,他们是不来这里的,咳,这个世道做学问怎么说他们好呢。我无言以对,也无法证实他说的情况,我只是说,即使现在做学位,既要会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也免不了手动查阅卡片资料,这不是更好吗,何况有些资料目录电脑里还没有来得及录入。

不过不管怎么说,查不了多久,一手灰是事实。回家后与黄燕生国博图书馆馆长通电话,他告诉我有些图书馆原来的目录卡片没有全部上网是事实,所以查某些资料,还要查原始的目录卡片,同时还要做好经常的卡片除尘工作。他还说,有些图书馆的目录卡片都毁掉了。


刚才,国家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国家图书馆原始编目卡片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全部扔到库房的某角落,作为文物保存了。所有检索都在电脑里。”

原先目录卡片分类原则是各不相同的,例如采取杜威分类法或者中科院分类法是不一样的,而且过往多数采取笔划分类,现在电脑取汉语拼音分类,这在查看时是需要注意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08607.html

上一篇:故宫馆藏钟表展一瞥(三)
下一篇:故宫馆藏钟表展一瞥(四)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