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通过网络开辟学术研究的新途径

已有 4681 次阅读 2007-4-19 08:55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通过网络开辟学术研究的新途径

 

黄安年文 2007419

 

(按:《通过网络开辟学术研究的新途径》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栏目2006112日首发。)

*******************************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术研究往往局限于通过传统纸媒的印刷图文研究,即使运用电脑收集资料也是作为印刷文字研究的补充而很少成为主要途径。最先在学术研究领域开劈网络新途径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美国未来学家在美国的穷乡僻壤完全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国取得联系取得最新数据的权威性资料,能够专家不出门,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前瞻性论著。

 

笔者在一年前著文谈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网络化在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网络所显示的优越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我国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和美国相比,我国在网络领域中美国问题传播、交流、教学和研究,资源共享,还相当的薄弱,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网络化和美国学术界相距甚远,无论是科学院、各部委的美国问题研究机构还是大学美国问题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无论是各类美国问题研究会或美国问题杂志,我们在美国问题研究网络化上还仅仅是起步阶段,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进入新世纪以来,确切地说,我们和美国在美国问题网络媒体方面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0510月“20世纪美国史研究与教学的回溯与展望”研讨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稿,载《学术界》2006年第1期)

 

在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从200512月到20067月,笔者主要通过网络完成了《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大型历史画册的图片资料收集和编著工作,并在今年10月底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分别用中英文同时出版,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对于通过网络开辟学术研究的新途径有了更加深入而具体的感受。2005128日笔者和出版社达成共识,由我编著这部历史画册,并争取在2006年下半年早些时候完成。129日我即来美探亲,为期一年,当时手头没有携带任何有关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印刷文字资料,只是在个人电脑中保存了笔者《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一篇论文的电子版(1998412日写于北京,1998610日在上海举行的“十九世纪下半叶华人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的历史贡献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就这篇论文作了报告,发表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20062220日,画册编著和出版合同正式签订。由于笔者所住的康州丹伯里市缺乏完成编著任务所必须的文字论著和图片,因而要完成这样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历史画册只能主要靠网络来进行。

 

通过网络来收集历史图片对于我是全新的工作,需要从头开始边干边学。除了自己摸索,同行朋友提供的咨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我在画册《后记》中所提到的:“在编著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网站、单位、组织和学者个人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其中在美国的有俄亥俄州立莱特大学华裔资深教授袁清先生,他不仅多次提供信息,而且亲自到加州伯克利图书馆和内华达州铁路博物馆等地联系图片资料。为画册提供图片资源信息的还有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主任王希教授、内华达州卡尔森铁路博物馆义工David Fong博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图书馆、美国加州奥克兰图书馆、美国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负责人吕建琳女士等。”“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教育学院李宁玉博士无私地提供了《枫骨中华魂》画册,并慨然同意免费使用其中的一些图片用于出版。”这里尤其要提到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罗宣博士,她从事网络教学和研究多年,为我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美国学术网站,而该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聚国博士,同样为我提供了美国历史图片网站的咨询意见,他们平时在研究工作中就特别注意网络的文献资源的收集,比起通过印刷出版社的文献查询要快捷得多。例如查询美国19世纪60年代的国会档案在国内恐怕只有北京师范大学拥有这方面的资料,由于领导不重视,管理混乱,查起来简直是一头雾水,自己又不在北京,但是这些国会档案现在已经可以全部从网上查出,这样的便捷是印刷文献档案是不可企及的。

 

《画册》的附录中专门列出了相关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网址:

*The Andrew J. Russell Collection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The Bancroft Library, University California, Berkeley

*British Columbia Archives

*California Historical Society

*California State Library, Sacramento, California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Photographic History Museum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National Archives)

*Chinese Immigration Files (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Denver Public Library , Western History Collection

*Library of Congres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Park Service

*Nevada County Historical Society

*Nevada Kam Wah Chung $ Co. Museum(金华镇博物馆)

*The Oakland Museum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Maritime

Utah Historical Quarterly

*The Virtual Museum of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http://www.acwang.com(美国华人网)

*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网站

*http://creative.gettyimages.com/source/home/home.aspx

*www.chinaqw.com.cn(中国侨网)

*http://www.chinaculture.org

*http://chsphoto.com(中国新闻图片网)

*www.DenverLibrary.org,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Prints & Photographs Division(美国国会图书馆网)

*Making of America ( http://www.hti.umich.edu/m/moagrp

*http://onlinebooks.library.upenn.edu

 

从以上的资料来源中可以看出有关美国太平洋铁路的资料主要在美国,在这方面美中两国网络学术资源上的差距不是一小步,而是一大步。2006512日笔者在学术交流网发表《我国学术性网站建设任重道远——从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说开去》一文说道:“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http://www.cprr.org/Museum),在美国众多涉及中央太平洋铁路资料的网站中,以资讯最丰富,资料最齐全,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图文并茂等特色而著称。登陆这家网站,给人以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爱不释手的感觉。大体说来,这个网上博物馆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的。”第一,十分丰富的历史图片;第二,内容翔实的历史文献;第三,资料齐全的论著资料;第四,涉猎广泛的网络专题;第五,系统联结的专业网站;第六,华工问题的专题栏目;第七,提供地图和展览需求;第八,重知识产权方面使用。

 

笔者以为我们在学术网络资源上和美国的差距突出反映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国目前还没有像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摄影博物馆(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Photographic History Museum)这样的专业性历史图片博物馆和历史图片网络。要建设这样的网络没有必要的基金投入或国家社科立项的成果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中国的一些涉及这方面内容的历史图片网站内容也相当单薄,而且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创性图片极少,往往是从美国相关博物馆、图书馆、网站中下载的,在使用时要十分小心涉及的知识版权问题。

 

第三,中国的一些网站历史图片在版权问题语焉不详,没有清楚说明,图片的资料来源,也没有说明使用该图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版权和使用转让权问题。

 

第四,中国的一些网站历史图片实际上是批量进口转内销,而图片使用费比在图片来源地的美国还高,至于图片查询在美国是免费的,而在中国国内一些单位则是收费的,违背了运用公共资源建设的图片应该资源共享的精神,从管理上说等于垄断公共资源,公共社会资源单位化。在这方面笔者还可以举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例子。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文章被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然而极大多数学者并未授权发表的报刊和中国知网可以无任何知识产权保护地在网上发布和下载,中国知网本该付给被文章收录的学者的一定稿酬,现在的问题是作者不仅没有获得任何稿酬,相反,作者在登陆中国知网查询时如果不缴纳响应费用,将无法获得阅读文章的全文。根据中国知网的介绍,这个“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是“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既然是“产业化运作”,为何无偿地不经作者同意将作者的文章放入中国知网;如果这种运作主要是运用国家财政经费即纳税人的钱,动用了公共资源,“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为何还要向纳税人收费,更加可笑的是反过来向作者索取登陆上网下载费用?

 

现在来概要分析,影响我国学术网络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这里着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首先,网络技术发展的滞后是重要的技术原因,我国的科技力量薄弱,需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急需的关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网络技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不能够成为长期滞后的理由。

 

第二,我们的管理部门没有把学术网络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没有在科研立项规划课题中,而且没有确认学术网络应有的学术地位,学术网络技术和学术网络文章没有被视为各种“量化”指标体系中的学术成果。一些已经发布的网络文章及其观点,不被“学术”认可,而那些从网络文章下载有改头换面变成新作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却被视为“首创”,即使学者自己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往往需要在报刊上重新发表一篇,才被认可为“首发”,这些说明网络学术没有应有的学术地位。迄今为止,我们从事网上检索的机构还没有网络学术文章的检索,Baidu网、Google网虽然集中了大量的专题学术信息,但是在分类查询等方面存在缺陷,难以满足既快速又准确的需求。如果学术网络检索功能发挥作用,相信对于发现学术抄袭等弊端也有帮助。

 

第三,我们的高等院校校园网、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科学研究部门的网站没有有效发挥网络学术的功能,而是走向行政化,成了政务公开的网站,甚至名为公开实际上成了包装单位和单位负责人的工具,有的甚至成了维护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这些学术教育机构的网站,本应以教育和学术为主,现在这些网站的学术含量却很底。本来这些网站应该为学者提供足够的技术保障数据库平台,但是有的校园网并未提供这方面的服务,甚至封杀不符合自己学术和办学理念的网站,学术交流网2002422日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技术服务部提供数据库平台第一家,曾经在高校网络学术上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学术批评网发表批评学校当局在职称评定上的错误做法,而遭受封杀,致使学术交流网不得已脱离学校当局的无理监控,这一情况说明,即使在学者中有了自主创新的学术网站,如果没有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自由办学理念的管理,学术性网站也难以发展。迄今我国许多有影响的学术网站并没有挂在高校和科研部门的网络技术平台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学术研究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这些阵地又缺少有影响的个人学术网站,这种奇特现象极大地妨碍了学术网络的迅速发展。

 

第四,网络资源垄断化、商品化严重妨碍资源共享。如前所述,用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网络资源本该回归纳税人。广大学员交纳费用昂贵的学费,本该包括享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是网络资源为少数利益集团所垄断,网络资源成了商品化的工具,这就严重影响了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快速发展。

 

第五,网络资源建设的基金投入不足。这种投入不仅需要足够的财政拨款,而且还有赖于各种基金的赞助,在这方面我们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讲重视通过网络进行学术研究,丝毫不意味着贬低和忽视纸媒的研究成果。在目前极大多数网络文献、文章正在由纸媒转录、下载并制成网络光盘过程中,有的文献和文章尚未转成光盘,难以通过网络查询和研究。有些直接通过网络产生的文章和信息也需要有印刷文字来验证。有不少网络文章和信息报道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反复检验论证,存在不少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网络文章更要特别注意事实真伪的鉴别,重视学术规范,做到言之有据。如果不能去伪存真,将会影响网络文章的学术性带来负面影响。

 

网络学术在我国尚属刚刚起步阶段,需要各个方面通力合作给以关注和扶植,如果我国的学术事业能够纸质传媒和网络传媒相辅相成、得相益彰,我国学术和教育事业将会推向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将进一步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学术差距。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研究/2006112日首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05.html

上一篇:目睹美国陆、海、空军学校重地
下一篇:应当警惕“偏瘫”症与“球盲”病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