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12月1-15日记事本有关中学历史教材改革问题的记叙
【2001.12.1-12.31记事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年12月31日发布,第35758篇
【个人所藏资料—个人日记(GRSZZL-GRRJ-560】
12月1日,阴历十一月初六日,星期五,C-01-5度,天阴
上午和任鹏杰通了电话,西安晚报准备就中学历史教材争议问题作深度报道。
2:20pm, 沈阳日报记者李作民来电话说,明天最迟后天来北京,找我谈做节目一事。
下午终于找到《北京日报》2000年11月26日有关中学历史教材的报道。这篇报道更是没有什么力度,甚至连“认同”“硬伤”都没有说,“硬伤”变成了“错误”,真是变戏法了。
晚上与何成刚通了话,他就“最好”的教材问题,写了一篇文章。
12月2日,阴历十一月初七日,星期六,C-01-8度,天阴
早上晨练时,已经风力不小,但是气温还是没有降下来,散步在
上午何成刚来坐座,他的文章《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是目前最优秀的教科书书吗?----兼谈历史教科书的评价标准》写得很好。
《沈阳日报》特稿中心的主任记者李作明今天早上一下火车,就直奔北京师大来找我。从9:20-11:20am, 想他详细介绍了争论的始末,他拍了一些照片,后来去复印室复印复印了许多材料。他说要在最近做出专题报道来。
11:30am,和川德玉通了电话,得知昨天参加人教社社庆活动的有许嘉璐和陈至立,但是中央电视台没有报道,而教育台报道了。陈至立讲话得体,但是题词教材一定不能出错,则是肯定的。有意思的他们没有请新闻出版署,而请了韩社长认识的一些人。她表示老马忙过这两天会和我联系的。
收到李宝珍发来的E-MAIL, 我即回信黄老师:
您好!
两封来信已先后收到,因等刻录光盘,未能及时回信,敬请原谅。
今天光盘刚刻好,但效果不好,在VCD机上尚能播放,效果也不太好,电脑上无法播放,我担心寄去不能使用。不知您家里是否有录像机,有的话,给您寄录像带,效果会比光盘好,没有的话,只好寄光盘,请来信告知。
另: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姓名,我已按照系里的学生名单,作了校对。中学教师培训班的学员情况,登记的只有工作单位,没有详细的地址。
今天中午,我已将照片、学员名单和座谈会纪要寄去,等您回信后,再寄录像带或光盘。信寄到师大历史系了,请您注意查收。
谢谢您在我院做的精彩报告,学员、学生反映都很好,欢迎以后有机会再来我院讲学。
代向系里的老师、同学问好。
您的学生
李宝珍 敬上
2000.12.1
下午四点左右,见到刘家和先生,他说看到我在《学术界》的文章,感到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希望晚上和我通电话。晚上和刘家和先生通了电话,向他详细介绍了这场争论的始末,他是一个明白人,已经心理十分清楚。说其实,最重要的是人教社应该首先虚心接受意见。对于陈其他也很了解。
迄今中央电视台没有广播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50周年社庆一事,而只有昨天的中央教育台和今晚的北京电视台半分钟。显然报道是低调的。
12月3日,阴历十一月初八日,星期日,C-03-6度,天晴
人教网提供了50周年大庆的报道,今天看到《光明日报》昨天第二版的简要报道,均属一般。
上午看到井建斌发来的文件也没法打开。
给中央电视台转去一信, 内容如下:中央电视台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部
郦振国同志:
10月26日午间新闻三十分有关“中学历史教材错误百出 出版社字自有说法不以为然”的消息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反映比较强烈,该社主管的人教论坛网上聊天室的言论可见一斑。现附上下载复印件供参考。
此致
敬礼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黄安年
2000年12月4日
中午和朱汉国通电话,得知李岚清同志有关于编写好教材的指示,人教社现在情绪低落。朱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他们看着你门的新教材呐。
2:15-4:45pm, 金宏达夫妇由于静驱车来接到他们在安贞桥的胜古家园中间一栋的室内,这个面积两间出资7万元,元装修四五万的房子小巧玲珑十分得体,他们两人用也足够了。
4:45-5:00pm, 金氏夫妇送我们回家到被太平盛世庄下车。我们接着去黄浦大酒家。中央电视艺术委员会一行八人约请胡文彬、张庆善、周思源及L等四人协助策划在寒假期间重新播发《红楼梦》电视剧前的导播。5:05-9:00pm,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了很好的主意,最后落实到L执笔在下周三前提出18次的方案。我算做陪,但是拒收了300元的劳务费。
10:20-25pm,和任鹏杰通了电话,通报最新情况。接着给何成刚通电话,要他将一份“最好的教材吗”发往《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去。
12月4日,阴历十一月初九日,星期一,C-02-6度
早上收到李宝珍寄来的修改后的纪要和我在河南讲学的照片。我将修改后的纪要,发给了任鹏杰。文如下
座谈纪要
任鹏杰先生并编辑部:
寄上纪要,请考虑能否在贵刊物上发表。黄安年
给李宝珍回了信:文如下:
李宝珍老师:收到信和照片谢谢。如果需要我去河南效力,算是我一个学习机遇。
座谈会纪要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发表。录像代如果能寄来请你费心。
问全家好 黄安年
上午收到朱汉国借给我的上海版高中世界史教材。9:45-11:00am, 何成刚来聊,我明显感到就世界现代史部分看,人教版的”硬伤”在沪版中没有发现,沪版在引进不同学术观点活跃学生思维上比人教版有明显的进步。下午继续看沪版世界现代史部分。遇朱汉国,他认为上海版要优于人教版。并且认为把认同人教社观点的专家拉去为他们说话的做法是不合适的。而且主张讲《中学历史教材参考》杂志在教改组中人手一册,避免出现这类问题。
下午收到《史学月刊》的清样,我核对了原文,改正了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
下午还收到南京出版社李德平的来信,还有陆镜生的贺卡。李德平要求搞一本高层次阐述史观的文选,依我看是很困难的。
8:20-8:40pm, 任鹏杰打来电话说已经收到发去的两份材料,河南大学历史系学生座谈中学历史教材的问题很好,准备第12期发出。第11期文章的注以后设法补上。我告诉他找人写一篇关于对比上海版的文章,他很赞成。他还谈到刊登辽宁刘长生文章所加的按语。希望他加上评论人教社1999年态度好于现在的情况。
12月5日,阴历十一月初十日,星期二,C-03-7度
从网上下载的网友评论可以看出,广大群众是能够看出目前中学历史界的争论意味着什么的。
全天修改《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质疑》的文章,希望把他写得好些更好些。
下午4点后杨玉圣来谈刚刚述职完,看来这次前途难卜,因为二级学科的成员的某些成员是否公正并不清楚。
下午井建斌来电话说《人民政协报》已经登出,他和任鹏杰文章,但是他并不满意,因为已经删得没有棱角。
12月6日,阴历十一月十一日,星期三,C-03-7度
新浪网上显示,2000年12月6日的601人中,认为恶意炒作的208人,占34.61%; 严重失误的357人,占59.40%; 小事一桩的36人,占5.99%。而认为恶意炒作的11月4日,占44.72%;11月11日占35.47%;11月19日占39.38%。严重失误的11月4日占49.59%; 11月11日占59.25%; 11月19日占56.09%。
东方时空报道了中小学改革设想,由此看来对于人教社也是十分不利的。
全天继续修改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质疑的文章。
下午去图书馆寻找《课程 教材 教法》中任史识发表的文章,已经连续三天没有找到,后来工作人员从库本里找了出来,但是第11期上还是没有。
下午遇施建中聊了昨天优秀系列的评审结果。同时也聊了有关人教社教材问题。
12月7日,阴历十一月十二日,星期四,C-03-6度
今天收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11期,这和我上次收到的相差近20天了。
晚上给丁东通了电话,他已经将有关录像带及材料寄四川《中学之友》杂志社了。
12月8日,阴历十一月十三日,星期五,C-1-3度
上午继续修改质疑“1026会诊”文章,严家炎的“批评规范小议”随笔很有启发,历史有惊人的相似只处。
上午与马樟根通了电话,他对于这场争论的态度是正确的,并不偏袒人教社。我将有关材料复印供需要时参考。
上午给周祥森、郑声涛分别发了一封信,前者修改文章英文译名,后者回信谈寄稿肥事。
11:05-11:32am, 任鹏杰来电话,说《中华读书报》12月7日发表文章批评高等院校中国古代史教材陈旧,说火已经烧到高等院校了。
中午接沈复兴电话,黄东华已经回京约今晚谈。
3:15-4:25pm, 井建斌来送来《人民政协报》2000年12月5日刊登的井建斌和任鹏杰的文章,我感到任文较好,而井文改得不甚理想,尤其是赞扬齐世荣有关学术批评的一段话。
下午获知杨宁一和曹大为的教授职称问题已经获得通过。这是件好事。这样两位大将可以参与教材问题的争论了。
下午从李少兵处获悉教育部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司对于教材改革的态度十分坚决和明朗。教材改革的速度在加快,明年春季要出第一本教材。
于鹏下午来。
12月9日,阴历十一月十四日,星期六,C-1-7度
上午订正我在1994年发表于《历史教学》上的平中学世界现代史教材的文章,尤其是恢复了被删去的部分。
上午受到李宝珍老师寄来的光盘特快件。
上午和下午吕帮助审读和润色我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质疑”的文章,旨在改的更好。
12月10日,阴历十一月十五日,星期日,C-8-1度
上午继续修改质疑“1026会诊”的文章。
2:20-3:30pm,何成刚来谈了对比沪版和人教版世界近代和中国近代部分中“硬伤”的印象。我还让他看了我的质疑“1026会诊”的文章。
12月11日,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星期一,C-08-1度
上午写给赵宏一信,征求可否在该刊物上发表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质疑的文章,准备下午寄出。
下午给玉圣发一E-MAIL, 将我的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文章,请他提出意见。
下午在系里收到《学术界》寄来的10本刊物,不知何意。还收到李世洞的长信和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3期)。
晚上给任鹏杰发E-MAIL,文如下
罗荣渠教授1992年的重要讲话
任鹏杰先生:想借贵刊发表罗荣渠先生生前一次重要讲话(未发表过),具有现实意义
,请考虑。我的文章本周内发给你们。黄安年
下午和晚上整理几次电视台和电台录音记录材料。
12月12日,阴历十一月十七日,星期二,C-07-3度
9点半给周颖如通电话,她完全授权我处理罗荣渠1992年6月16日的讲话稿,并且支持我的学术观点和关于批评中学历史教材的做法。
下午完成了我的1989年1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呼吁改革当代世界史教学的短文收录工作。还有给阮大成的信,希望组织浙江教师对比浙版和人教版的“硬伤”。
下午从系里取回1999年级硕士学位课程班的作业,但还有26份未汇总。
晚上和孙恭恂通了电话,他看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11期,期说这次人教社在史实上何在态度上都站不住,他们太虚心了,陈其是代人受过的,他们把他做替罪羊。并且说,人教社把其他几家出版社都得罪了,他们有几百条错,那么我们该有几千条了?其实师大版在“硬伤”上根本没有他们那样的问题。而粤版是大学教师写的,也没有他们那样的问题。人教社的编辑太不负责了,就得要追究责任才是。
接着给杨玉圣打了电话。他要我星期四主持林被甸教授来讲学,但是正好那天我去世界知识出版社参加首发式。,在我再发给玉圣文章后不久他来电话,看到文章觉得很好,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12月13日,阴历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三,C-06-4度
记住193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这一国耻日。
7:30-10:00am,修改《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质疑》一文,使之更加完满,接着准备好给《中学历史教材参考》挂寄,附上软盘及罗荣渠先生的文章。上午发出给任鹏杰的被退了回来,下午继续重新发出。
10:30-11:00am.随后去科技楼复印室,顺便到史学所小刘处,托她转给我的《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一书刘家和先生,到邮局寄出给陕西文章后,回家已经11点了。
今天将个人有关美国问题、世界现代史、学术评论文章目录进行了整理。
丁建定近三点时来电话要从北京图书馆来。他的工作问题我还没有联系上。他4:00-5:00pm,在我家,我们聊了河南大学的学术空气以及他想调动工作的情况.他将新作《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70-1914)》一书送我。我回送了他我的《当代世界五十年》和《学术界》2000年第6期。
收到《全国新书目》2000年第12期刊登我的《评新版<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文章,在第21-22页,共1100字,已经很不错了。今天还收到河南大学《中学政史地》杂志的贺年卡。
12月14日,阴历十一月十九日,星期四,C-07-3度
今天要早去知识出版社,早晨没有晨练。8:00am不到出发,到干面胡同51号世界知识出版社才不到8:45am, 这是原外交部的房子,世界知识出版社搬来后稍作修缮。9:10am《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依我来看,名义上是学术讨论会,实际上还是听别人评论,并无谈论之意,两个小时是难以谈论深入的。鉴于党校的优势,文章引用的材料上有些“内部材料”,其中不少是半公开的。说明这段历史的研究还没有真正走向民间。会上有袁明和陶文钊的评论。10:15am,我从会议室出,看图书,有八折优惠,就买了最需要的。回家路上在八面槽、地安门、德胜门三个中药铺问有无鱼鳔胶,均久已缺货。 11:20am带家。
15:00-15:15pm,任鹏杰来电话,说收到了我的两篇文章,都可以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质疑的文章准备分两期来发。他还说稿费已经寄出,其中含300元录音整理费用(包括100元购报费)。
12月15日,阴历十一月二十日,星期五,C-07-6度
10:40am, 《沈阳日报》李作民打来长途电话说昨天已经在报上发了文章,今天要给我寄报纸,并且问最近有无新的消息。
上午写评“中国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观点”说。
下午2点在图书馆前历史教师培训班学员和老师们集体照相,来的教师可不少。照后还有些学员要和我照相,说您的学问好,人品好,我们非常尊敬。我听后十分感动,也许反映了他们的真实想法。还有些学员问我《当代世界五十年》的书在那里买?
下午5点去乐群餐厅参加中学历史培训课程班学员举行的聚餐会,深感学员的感情非同一般,他(她)们对我来说显得特别的热情,一再表示感谢之意,说从《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三十讲》中受益匪浅,并经常看我的文章,省市教研室也经常推荐介绍我的文章。在聚餐中他们纷纷前来向我举杯致意,并希望有机会去他们那里(浙江、广西柳州、贵阳等地),我也想他们致意,祝愿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在新世纪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活力。 今天的聚餐一直到8点40分我才告别。
10点许,孙靖国来借《三十讲》一书。
同时还收到胡喜麟兄的信,称:“去年,在陕西师大的杂志上拜读了老兄的‘质疑’,顿觉一吐心中的快乐。对教科书,我是颇多意见的,只是生性懦怯,不敢去摸老虎屁股。老兄这把‘火’放得真好。这是当时的第一个感觉。第二个感觉是‘质疑’的体例似乎有点欠缺,如果能作一些分类,譬如:史实错误,结论错误,表述的语法错误,印刷技术错误……即将130例作一些处理,可能更好些,笼统讲’130例’弄不好,会让人觉得‘危言耸听’----恕我说实话。读过以后也没有多想什么。
陕师大的杂志也有趣,接着来了个大动作,挑出了400多处错误,煞是热闹。我想:有戏了!
然而没有料到,戏竟如此之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一齐出动,虽然各执一词,但人心归向是十分明白的,不少人还是颇有理性的。所以老兄说‘受围剿’,我看不确。俗话说众怒难犯,人教社从发表任史识的文章开始,他的霸权主义已经让人受不了了。如果稍为有一点羞恶之心,稍为有一点谦逊之心,也许情况就不同了。我看他现在是十分被动的。老兄尽可以放宽心,即便是受围剿,也可以‘我自岿然不动’。我不知道老兄是否有陕西师大的杂志,不妨看一看第11期,有几篇文章是够尖锐的,也够解气的。(我忘了,11期有老兄的大作,一定有这一期)
我还是回到我去年的第二个感觉,老兄如有空,可以将课本的错误作一些归类整理,把尺度扣紧一些,作为对‘12处’(陈其的说法)‘64处’(专家的说法)的反击。反击可以后发制人,不必操之过急。----我是胡说八道,请勿介意。”
真是肺腑之言。
中午任鹏杰来电话,告诉我看到我发去《沈阳日报》的报道,他还想购买100份报纸。并告诉我新浪网上的新动态。
3:50-4:25pm, 袁清来访由袁增圻陪同,袁谈起在俄罗斯的见闻,看来问题不少。期间赵梅来过电话,为资中筠、李慎之联系会面。他是个忙人,晚上师大有人请他吃饭。星期二转到香港,星期六回美国。谈起李慎之陪同他颇有戒心,怕给他找麻烦,说武汉传说,李已经被开除党籍,真是可笑话。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