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启祥著《一份缘—我的师友亲人们》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年10月18发布/第35396篇
书名;《一份缘—我的师友亲人们》
著者:吕启祥
出品:中国红楼梦学会
总策划:张庆善、孙伟科
统筹:石中琪
特约编辑:叶茹飞、刘颖
封面设计:赵矗
编务:姚姝含
版次:2004年9月第一版
印次:2004年9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710毫米X1000毫米, 1/16
印张:35.5
字数:48万字
页数:552
定价:128元。
吕启祥学术简介
吕启祥1936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余姚。1954曾在广东海南中学执教化学,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系任教。20世纪60年代曾参加唐弢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编写。7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20年代初,参加《红楼梦》校注工作和《红楼梦大辞典》的编写。1985年被评为研究员。著有《红楼梦开卷录》、《红楼梦会心录》(台北版)、《红楼梦寻味录》、自选集《红楼梦寻》、《红楼梦会心录》(商务增订版)、《〈红楼梦〉校读文存》。与友人合作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
前言
人生在世,凡生命历程中曾经遇合之人,包括生养我的父母、教诲我的师长、帮扶我的友朋等等,都结下了一种缘分,或深或浅、或长或短,都是促我前行的缘由,因而都值得记取和珍惜。
之前,我曽为了要不要编这样一本小书而纠结,自忖虽跻身学林而这些文字并无多少学术价值,也说不上有重要史料价值,未必有几个人会读。我实在太过普通了,所记述者,虽有名人,而多数是普通人;所遭逢者,虽有奇巧,而大多是平凡事。总之,平平淡淡而已。然而,我还是决心编而存之,那理由即开头所说的缘分。任何人即便普通人也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历史推崇伟人,也少不了凡人。
决定要编了,又为接踵而来的问题而纠结,即如何编法。我所记写的人和事有早年的,也有中年和近年的;有的长期相处,有的仅短时结识;我的记写有的在其生前有的在其逝后或生前逝后均有;更麻烦的是本书各篇早的写于三十年前,陆陆续续,近年较多,整理删削,编次之间,往往顾此失彼。
如今,勉强分作以下五辑:第一辑为早年情谊,21篇。早年包括学生时代和在海南及老中宣部工作期间的师长同事同学,有的一直延续至今,其中如音乐界元老黄飞立虽晚年交往而夫人赵方幸先生是我中学音乐老师,故亦归入这一组。第二辑为红学师友,25篇,中年以后染指红学,结识了若干红学前辈和师友。其中多位生前逝后有所怀念。有的今仍健在,借此祝愿他们身强笔健。第三辑为纪念其庸、希凡二位,15篇。自“涉红”以来,冯、李二位是相处最长了解也相对多的。他们生前为领导为名家,为避攀附我所写甚少,逝后则一发而多,今选而存之。另有三篇与红学相关。第四辑主要是亲属故旧,21篇。第五辑悠悠岁月,6篇。
本书题名《一份缘》,既提供了成书的理由,也说明了视角的局限,即我的记叙乃一隅之见,不过一时一地、一片断或一时段之纪实感受而已,以偏不能概全也。这种局限还在于遗漏,未曽记叙而应当珍惜的缘分不止于此。
所收之文,不拘长短,皆由“一份缘”所生发。正所谓人生倏忽,缘铿情长。
吕启祥
2020年6月25日初定,
2024年元月改定
目录
第一辑 早年情谊
1-1《润物无声
—记受教于郭预衡先生的点点滴滴》(2009)
1-2《饮水思源忆弢师》(1992)
1.3《王瑶先生请吃饭》(2020)
1.4《同世纪老人聊天
—怀念钟敬文先生》(2002)
1-5《平易 通达 睿智
—忆念启功先生》(2005)
1-6《倾力栽树 甘为人梯
—记杨占升先生》(2005)
1-7《启蒙发昧念师恩
—敬悼郭预衡先生》(2010)
1-8《俞敏先生教我正语音》(2016)
1-9《敬业·博雅·高贵
—怀念陈遇春老师》(2007)
1-10《仁者风范暖人心
—怀念老院长苏一平》(1995)
1-11《刚正平易 表里如一
----在“林默涵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文字稿》(2016)
1-12《诗人的陨落
—我所认识的袁水拍》(1991、2010)
1-13《穿越光影写春秋
—中国电影史家李少白》(2015)
1-14《惜别艾克恩》(1996)
1-15《农民的儿子贾文昭》(2018)
1-16《忆曽恬》(2009)
1-17《老同学秦摩亚(秦邦宪长女)》(2017)
1-18《天风吹君忽杳然
—悼张俊生》(2018)
1-19《我的音乐老师赵方幸》(2009)
1-20《生命乐章的最后交响
—与黄飞立先生的晚年交往》(2018)
1-21《阔别五十载 相见如梦寐
—重返海南纪实》(2009)
第二辑 红学师友
2-1《卅年一觉红楼梦 赢得半生师友情
—略记周遭的女学者》(2010)
2-2《怀念端木老》(2010)
2-3《周汝昌先生二三事》(2012)
2-4《为芹辛苦 缘红存墨》(2018)
2-5《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
—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2009)
2-6《莫道前路无知己
—忆念黄宗汉先生》(2014)
2-7《追忆卓琳老人的一席谈话》(2009)
2-8《通向红楼幽深处
—初读蔡义江先生的红著》(1990)
2-9《读宋淇先生<红楼梦识要>》(20012600字
2-10《海角老梅 心系红楼
—梅节先生<红学文存>识读》(2017)
2-11《陶老与红注及辞典
—陶建基先生廿年祭》(2013)
2-12《追思天佑兄》(2011)
2-13《细读红楼期天国
—敬悼周先慎教授》(2018)
2-14《同龄人的怀念
—追思林冠夫先生》(2017)
2-15《王湜华先生回向》(2018)
2-16《遥寄黑山女士》(2013)1400字
2-17《勤耕博采 宏图大观
—试说文彬治“红”》(2009)
2-18《故友薛瑞生》(2020)
2-19《想念马欣来》(2021)
2-20《见微知著 言必有中
—陈熙中<红楼梦求真录>代序》(2010)
2-21《快读“从聊斋到红楼”》(2005)
2-22《春华秋实出津门》(2019)
2-23《褒贬之外的深意
--从《西江月》词的注解说起》(2021)
2-24《致敬“红楼印痴王少石”》(2022)
2-25 《祝贺李耀宗新著面世》(2024)
2-26《第一朋友》(刘敬圻八十纪念集代序)(2016)
第三辑 其庸希凡
3-1《阔大恢宏 坚韧执着
--冯其庸先生先生从教六十年》(2009)
3-2《稻香家世 翰墨因缘
----冯著<瓜饭集>读后》(2009)
3-3《地灵人杰
----写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日》(2010)
3-4《风雨长途 笔底乾坤
----冯其庸先生口述自传书评》(2017)
3-5《艺学双璧 文献至珍
----冯其庸手钞庚辰本》(2017)
3-6《亦师亦友四十年
----冯其庸先生追思会》(2017)1
3-7《红楼奥义隐千寻
---其庸先生赠诗》(2017)
3-8《大处落墨 曹红兼容
----冯其庸的大红学》(2017)
3-9《琼岛有幸来文曲
----馮其庸先生的海南情緣》(2018)
3-10《熟知非真知
----其庸先生周年祭》(2018)
3-11《金庸其庸 天国相会》(2019字
3-12《如见其人
----冯其庸藏<瓜饭楼藏文物录>面世》(2019)
3-13《谛听历史当事人的声音
----希凡评红一甲子》(2014)
3-14《仁厚长者李希凡》(2019)
3-15《坚如磐石 蔼如春风
-—怀念李希凡》(2019)
第四辑 亲属故旧
4-1《母亲今年九十整》(1999)
4-2《母亲葛华奠》(2019)
4-3《严父》(2019)
4-4《眷念祖母》(2018)
4-5《心系一瓣隔洋祭》(2013)
4-6《吕宝康叔父活在友人韦达心中》(2019)
4-7《从姑父百年说起》(2018)
4-8《悉心保存葛云飞族谱的葛纪华老人》(2012,2019)
4-9《才高命舛 情系家国
----从<翠楼吟草>》说起(2017)
4-10《喜读蔡月校新著“四姑八嫂”》(2019)
4-11《启泰弟弟三十年祭》(2009)
4-12《有感于吕启东获“健康老人”证书》(2017)
4-13《回归之年忆萧翁》(1997)
4-14《云南行旅之星
——记“小朱舅舅”》(2007)
4-15《在石林遇见阿诗玛》(1997)
4-16《山居一日》(1997)
4-17《巴蜀古韵》(2016)
4-18《惊艳天通苑小学》(2018)
4-19《羊年春节羊城行》(2015)
4-20《“邮轮文化”随想》(2019)
4-21《也谈民国》(2020)
第五辑悠悠岁月
5-01《学术为公 学会如家
--在2017全国红楼梦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2017)
5-02《怀 念 和 期 望
----中国艺术研究元七十周年感言》(2020)
5-03《悠悠岁月蓦回首
—中国红学会六十周年有感》(2020)
5-04《来之不易 来日方长
---《红楼梦》新校本四十周年》(2022)
5-05《一弦一柱思华年
----回顾我的红学之路(提要)》(2023)
5-06《答吴敏同学》(2023)
后记
本书得以付梓出版,最先要感谢的是张庆善、孙伟科、石中琪诸君,他们代表中国红学会和红学所对学术老人的殷殷关切之情和拳拳策划之思,使得退休多年的我依旧感受到红学这棵大树的泽溉和庇佑。
特邀编辑叶茹飞女士统筹全书,谋虑周到,上门沟通,微信群随时调整,刘颖编辑全程参与,通过三审,规范书稿,改正了个别错漏,赵矗美编精心设计封面。《一份缘》书名集自启功先生字。感谢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所有参与人员付出的巨大辛劳。书稿付印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还组织了鲁玉涵、朱静蕾、熊博瑶等硕士研究生通读书稿,也花费了精力和时间,在此敬表谢忱。为疾病所困,书稿打印和审校修改,全部由黄安年代劳。
书中所选89篇文章,不少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也有过一些影响。比如怀念启功的文章曾被多家刊载,说仿佛又见到了先生的音容笑貌;又如笔者《风雨长途 笔底乾坤--冯其庸先生口述自传书评》一文被韩国教授高旻喜翻译成韩文,发表在当年的韩国《红楼》上,反映了冯其庸先生在海外的重要影响;再如去年重阳节贵州郭征帆君曾在公众号上亲自朗读拙文《母亲今年九十整》,以表达他的同感及对老人的敬重;复如《学术著作的上乘境界》、《第一朋友》等文章,分别被蔡义江先生和刘敬圻先生拿来作了他们各自文集的代序。这些都是我始料不及和十分感愧的。要之,有所呼应是一种意外之喜。
这里,还想重申一下前言中说及的本书的局限。即所记之缘,其实十分有限,朝夕相处或接触频密者反而失记了,尤其是较我年轻的学界友人鲜有记写。往往正是因为频密,太熟悉了反而无从写起、无从下手。友人如此,亲人亦如此。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世事不能十全,遗憾是常态。之所以还要记一笔,是想说,虽则失记,但感恩、感念之心常在,是不曾缺失的。
吕启祥写于
2024甲辰年教教师节、中秋节之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