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1981年工作小结(1981.12.31)

已有 219 次阅读 2024-6-27 09:44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981年工作小结(1981.12.31)

【1979-1986年教学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0627发布,第34883

【个人所藏资料个人日记(GRSZZL-GRRJ-257

三月起开始摘要发布个人历年所藏记事本记事内容。今天发布的是1979-1986年教学本·校历本中的内容:《1981年工作小结(1981.12.31)》

 

1981年工作小结(1981.12.31)

一, 教学工作

甲,世界现代史

1,完成了本系1977、78级世界现代史战后部分教学任务,共·36节课(1981.3.-1981.6)

2,完成了分校历史系1978级世界现代史战后部分教学任务(1981.9-1981.12)

3,完成了新华社干校和国际政治学院一系战后当代史教学任务, 30节课(上学期、下学期)

4,写出了世界现代史战后部分讲稿, 46节,其中32节已经全部印出

5,修订了世界现代史战后部分的专题教学大纲,已经铅印发个年级

6,编印了战后世界史部分的中文参考书目及英文书目

7,编印了部分参考资料

 

乙,美国史专题

开始了美国史专题课 与黄德禄教授合作在本系77、78级及分校78、79级 本系选修46人, 分校选修128人

我负责讲授七讲,共27学时 1,导言;2,移民;3,科技;4,封建影响;5,罗斯福新政;6,历史上的九次战争;7,麦卡锡主义

为这课程引发了每讲的中文和英文参考书目, 写出了每个专题的而讲稿

 

丙,美国史研究生工作

1,联系聘请河北师院黄德禄教授兼任北师大历史系教授

2,参加组织招生等事宜

3,拟定研究生培养计划

丁,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美国史讲习班(1981.7-1981.8)

戊,参加毕业论文指导工作(77级四名)

 

二 科研工作

1,写了三篇文章

A,《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影响的消除》《北京师大学报》1981年第1期

B,《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低位和阶级性质》,提交世界现代史学会,四川年会

C,历史知识广播讲座世界现代史部分中的《南北战争》 1万字,分两次播送 12.29; 1.1

2,写出了大百科全书美国史条目中的 麦卡锡主义试写条目,8月完成

3,写出了《指南》北师大部分的综合报告, 共9000字, 10月完成

4.进行了有关美国史的几项资料整理工作

A,北师大图书馆藏, 美国史中文书目, 已经印出

B,1977-1980年美国史论文索引 已经印出(合作完成)

C,北师大图书馆藏, 美国史英文书目, 已经印出,30万字

5,英文资料翻译工作

A,翻译出美国领土扩张表 2000字发表在《史学选译》1981年第2期上

B,校对1954.12.2美国参议院谴责麦卡锡主义, 发表在《史学选译》1981年第2期上

C,《国际条约集(1914-1945)》部分近8万字的初稿工作,已经印出

D, 译出英国历届国王、女皇表;历届英国内阁首相表 1万字,发表在《史学选译》1981年第二期上

6,为1977,1978级同学做了一次讲座:美国的两党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7,系统收集1980您美国史大事记(1980年1-8月)

8,组织编辑出版《史学选译》1981年第2期和第3期

 

三 外语

1,参加了一个学期的外语中级班学习, 成绩92分

2,坚持听外语广播及阅读专业美国史英文图书资料

因下学期教学和工作任务都较重而未能用足够时间坚持与保证,显得有些被动。

 

四 社会工作

1,班主任工作

A,关于四个坚持、决议、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B,毕业分配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分配工作,胳臂谈话和家访等

C,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

D, 研究生报考的组织工作

E,教育实习组织工作

F,教学参观工作

G,个别学生工作

H,组织发展和培养工作(发展了5个党员)

2,《史学选译》组织工作

困难不少,发行工作无人管

3,教研室工作 基本没做,也难胜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39922.html

上一篇:1981年12月21-31日日记
下一篇:酷暑清晨走公园 静待微风秒传来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