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留影洛杉矶垃圾处理现场(2000.3.22)

已有 1995 次阅读 2023-3-6 08:41 |个人分类:个人影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留影洛杉矶垃圾处理现场(2000.3.22)

信件手稿影像资料】(GRZL编号第GRZL5-016)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年3月6日发布(第32289篇)

这里发布的是2000年3月22日我们参观加州洛杉矶一处垃圾处理厂时拍摄的两张照片

1

 BlogMG07-03-17Ca.jpg

2

BlogMG07-03-17Ce.jpg

***********************

2000年3月22日 (星期三)  阴历二月十七日,洛杉矶,晴,来加州后第二十六天(摘要)

   8:00-8:30am, 我们随任先生去Commerce Hotel接林业局的客人,准备和他们一起参观洛杉矶郊区的两座垃圾处理山。9:00-11:30am, 我们先后到过洛杉矶的两座垃圾处理山,其中第一座未能进入,因为没有办理参观手续,第二座则不走正门,而从侧面进入,终于参观了它的全过程。原来一座座绿化的山包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山包被各种排水、排气管分割成一些方阵,那种排气管就是沼气管,可以用以照明。汽车盘旋而上,很快到了山顶,机械化的作业将垃圾分类处理,拌以泥土将他们深埋,有的则焚烧处理,但是这里对于塑料制品似乎仍然采取深埋法。如果你不仔细注意不会知道这里是垃圾填埋厂,而在现场几乎闻不到什么气味,可谓文明施工了,在这里施工的“工人阶级”享受着良好的工作环境,看不出多么的“不幸”。

    11:30am回到Los Lubles公司。

 

******************************

美国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场

已有 7341 次阅读 2007-3-17 07:34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0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美国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场

 

黄安年文 2007年3月17日

 

(按:做好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场已经为发达国家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别,在我国要真正做到任重而道远。作为第一步需要倡导和提供分类设置,各个社区管理部门还需要坚决遏制那些捡垃圾大军的将已经分类的垃圾打乱“挖宝”的恶习。《美国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场》2006年8月30日补充版

发表在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栏目。《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收录了这篇文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1月)

现在发表作者的《美国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场》一文

*****************************************************************

 

在跨世纪的现代化、全球化快速发展中,各种生活垃圾和工业化及信息化垃圾的发展远比人口的增长要快,这在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都不例外。据报道,在美国垃圾除32%得到回收和7%被焚烧外,其余均用土埋。在跨世纪之交的10年间,美国的垃圾增加了1.5倍,土埋垃圾的大小场地达到了2000个以上,大有垃圾包围城市之势。一般说来,土埋垃圾占地多,腐烂慢,一个垃圾场填满后,要100年至150年左右才能完全腐烂。不仅垃圾中的气体和污水难以处理,而且有些早年的垃圾场后来处于市中心的地位,影响市容环境。因此,垃圾填埋方式不被看好。据美国环保署预测,“美国垃圾填埋场的数量由1993年的3300多座下降到2000年的2300座,2010年将降到为1200座。”。

 

美国大城市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问题。2000年3月22日,我们随一个访问团参观洛杉矶郊区的两座垃圾处理场。来到现场,说是垃圾场,外观完全像座公园,一层层山梯,绿色覆盖赏心悦目。我们先到其中第一座未能进入,我们不走正门,而从侧面进入,终于参观了第二座垃圾处理场,看到了它处理垃圾的全过程。原来我们进门在正面所见的一座座绿化的山包完全是由城市的生活垃圾一层一层堆起来的,山包被各种排水、排气管分割成一些方阵,那种排气管就是沼气管,可以用以照明。汽车盘旋而上,很快到了山顶,机械化的作业将垃圾分类处理,拌以泥土将他们深埋,有的则焚烧处理。在填埋时他们采用复合型防渗系统,以提高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水平;加强垃圾渗沥水收集和处理,以防止污染周围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填埋沼气进行导排或回收利用,以保障垃圾填埋场安全、减轻大气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等。并且限制进入垃圾填埋场的有机物含量。所以现场有检查分离出来的塑料制品。如果你不仔细注意根本不会知道这里是垃圾填埋厂,我们在现场几乎闻不到什么气味,真可谓文明施工了,在这里施工的工人们享受着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参观时我们获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目前在垃圾回收转化率上已接近50%的水平,其中旧金山市更已经达到68%。旧金山的目标是在2010年实现75%的垃圾回收转化率,2020年,旧金山将基本做到零垃圾,而纽约仅为25%,旧金山处理垃圾废物的做法。旧金山提倡市民在丢弃垃圾时首先将垃圾分类,按可循环类、肥料类和废物类分开放在三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筒内。为了推广垃圾分类,旧金山在加强宣传之外,采取了垃圾费区别收取的方法。普通垃圾费是按丢弃量计算的,一户人家每月扔的垃圾多,垃圾费就高,反之则低。如果居民按照垃圾分类丢弃垃圾,收取垃圾费时就可以按比例打折。这种靠经济利益驱动的办法,在推广垃圾分类上比理念性的宣传有效很多。以废弃物的泔脚肥料为例,垃圾公司将饭店和居民家中的泔脚作为肥料类垃圾收集,再加工成有机肥料卖给农场。公司每天加工300吨有机肥料,每天就能有约30万美元收入,以此填补垃圾处理成本。提供分类垃圾的市民和商家因为能享受垃圾费打折的优惠,所以对此很有积极性。特别是各家饭店,本来每月垃圾费开支很大,而将泔脚等肥料类垃圾分类清理出来能使一个中等规模的饭店每月少缴数百美元,所以旧金山4000多家饭店中一半以上都加入了泔脚肥料项目。”“‘泔脚肥料项目使饭店、垃圾公司和农场主三方都得益,形成一条各方互益的循环链’”。显然这种物质利益和有关各方全都有着密切关系,这就促进了实施这一政策的自觉积极性。此外,城市建设规划和垃圾处理挂钩解决。据旧金山市环保局的官员介绍,旧金山市很早以前制订法规,房产商在拆除和开建一座建筑时,不仅要有城建部门的批文,还要到环保部门签订垃圾处理责任书,同时缴纳一笔押金。房产商不仅要负责把建筑垃圾分类,还要运送到建筑垃圾处理场,并向垃圾处理场支付建筑垃圾处理费。只有房产商将所有建筑垃圾按此方式处理完毕后,才能领回押金。”“垃圾处理场则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玻璃、木材等重新利用,混凝土则被碾碎后用于铺路基。还有报道说:美国从80年代起先后投资20亿美元兴建了90座,总处理能力达3000万顿的垃圾电厂。到1990年发展到400座焚烧厂、焚烧率达18%,2000年提高到40%。

 

在美国所到之处,我们看到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是十分严格的,尤其是分类处理,废旧电器物、有机生活垃圾、瓶罐书本杂志、大件废旧生活用品是分别收集的,这些废弃物在奥伯尼市、怀特普莱斯市、索默斯镇等住地都一无例外是严格区别的。当然也有例外,在西裔和非洲裔的居民集聚区往往不注意,尽管如此,也没有发现有以垃圾“拾宝”为生者。遗憾的是在北京,无论在我们所住学校居民区或者在其他一些社区都有这样的“拾宝”者,他(她)们每天在垃圾箱内“拾宝”,把本来已经分类的垃圾袋重新打开翻个底朝天,所谓垃圾分类形同虚设。这里专门收集垃圾的汽车当然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的机械压缩式现代化垃圾车,也没有全密封或者有苫布盖好以防废弃物飞扬和恶臭远传的措施,而且在敞开的废旧大卡车,有的环卫工人竟将所有的垃圾桶倒在车内,再来个“大搜查”,原来他们自己就是“拾宝”者,所谓分类垃圾到了这里,真是成了“一锅煮”“一品锅”了。看来在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和降解问题上,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不仅关系环保保障、可持续发展,也涉及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垃圾的科学处理和变废为宝,任重而道远。

 

(写于2003年3月22日,2004年9月10日略有增补)

 

(说明:收录于黄安年著《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第56-5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1月版,出版时删去了最后一段,现于恢复。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2005年8月20日首发全文)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问题观察/2006年8月30日补充版

 

附图为1.天通苑地区物业雇用的敞蓬环卫垃圾车工人在将已经分类的垃圾袋打开“挖宝”。

2. 2000年3月22日摄于美国洛杉矶郊区现代化园林化垃圾处理场。

3. 天通苑地区捡垃圾人在将已经分类的垃圾袋打开“挖宝”。

4.. 2000年3月22日摄于美国洛杉矶郊区现代化园林化垃圾处理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67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79068.html

上一篇:个人笔记心得提要(复印资料1991.9.23-10.09)B
下一篇:留影Mos’net(莫老师学校)圣何塞分校(2000.3.6)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