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睹布拉格城堡和“抛出窗外事件”历史遗址(2022.5.29)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5月30日发布(第30032篇)
我从事世界史研究多年却从未去过欧洲,这是个感到终身遗憾的事情。 我的女儿去过欧洲不止一次,现正在美国读大一的大外孙却有机会于今年五月去德国柏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逰学了。利用周末的空挡,他和同学们去布拉格旅游,传来的照片为历史遗迹景点,具有历史沧桑感,如目睹了两次抛窗事件的历史遗迹,第一次距今703年,第二次距今504年,是个引发战争导火线的地方。我们看到在圣维特主教堂里人们川流不息,彷佛在寻找历史记忆,也可从捷克参议院大楼里欣赏绽放的孔雀开屏。
照片9张,传自2022年5月29日0.59捷克事件
1,
2,
3,
4,
5,
6,
7,
8,
9
掷出窗外事件
捷克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新教徒上街示威,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信徒。随著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新教徒们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自新市政厅的窗户扔向楼下一大群手持长矛的抗议者,此即为“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之后暴动更加激烈,开始攻击天主教教堂及相关人物,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出兵镇压,新教信徒也全面叛乱,引发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
中文名
掷出窗外事件
外文名
Defenestrations of Prague
第一次时间
1419年7月30日
第二次时间
1618年5月23日
背 景
德 语
Prager Fenstersturz
捷克语
Pražska defenestrace
1415年,神圣罗马帝国诸侯国波希米亚的宗教改革家扬·胡斯在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中被罗马教廷判决为异端并以火刑处死后,引起支持胡斯的地方贵族及民众对教廷激烈抗议,最后教廷对波希米亚发布“禁行圣事”的处罚禁令。1419年,在神圣罗马君主(只当选罗马人民的国王,未就任帝位)兼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四世斡旋下,终於让禁令解除,然而原本以胡斯信徒为主的布拉格市议会却遭到解散,还有人被逮捕,代之而起的是以天主教为主的新市议会。胡斯信徒非常愤怒,同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胡斯信徒在神父扬·柴利夫斯基的率领下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胡斯信徒。随著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新教徒们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自新市政厅的窗户扔向楼下一大群手持长矛的抗议者,此即为「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之后暴动更加激烈,开始攻击天主教教堂及相关人物,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出兵镇压,胡斯信徒也全面叛乱,引发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
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同时代版画)
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意图在波希米亚复兴天主教,并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对波希米亚的新教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并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于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威廉.格拉夫.斯拉法塔(Wilhelm Grav Slavata)、亚罗斯拉夫.波西塔.冯.马丁内斯(Jaroslav Borzita Von Martinitz)及一位书记官菲利普.法布雷加斯(Philip Fabricius)共3人从窗口扔出,此即为「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三人侥幸坠落堆肥中而未受伤,随即逃至斐迪南国王处报告造反。1619年新教徒成立临时政府,由30位成员组成,推举腓特烈五世为王,宣布波希米亚独立,引发白山之战,虽以惨败告终,但战后的严酷处置却酿成影响欧洲深远的三十年战争。
神圣罗马帝国在公元1526年吞并了捷克。当时的大帝国已是名存实亡。奥地利成为诸侯中最有势力的国中国。奥地利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家族,所以,捷克并入德意志的版图,实际上成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受德意志皇帝之封为捷克国王。捷克在归入哈布斯堡家族领地之时,奥地利皇帝曾有过承诺:不论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哪一个成员作国王,都必须承认并遵守捷克王国的法律,保留原有的议会、宗教以及政治上的自主权等等。然而,斐迪南上台,把捷克当作奥地利的附庸国。捷克的法律、议会、自主权被取消。
自从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了分裂基督宗教的宗教改革。基督教的正统天主教,组织了著名的“耶稣会”,用以维护宗教秩序,同新教抗衡。斐迪南,就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坚决地反对新教,上台便打压捷克新教徒。这一切对于久已心怀怨愤的捷克的少数新教徒来说是不能容忍的,1618年的一天,捷克新教徒终于开始了暴动,而这一行动成了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5月23日,一群暴民和新教徒手拿铁棒长矛冲进了王宫,国王出逃,暴民搜寻逮住了两个斐迪南国王最忠实大臣。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把他们扔到窗外去!”“对,扔出去摔死他!”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将从20多米高的窗台狠狠摔了下去。两人大难不死只是昏晕了而已。“掷出窗外事件”这一暴行使得欧洲统治者们大为愤怒。斐迪南决定说服哈布斯堡家族发动一场战争。一举扫平捷克新教徒叛乱。
捷克组成了自己的临时政府,选出了30名保护人。捷克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可临时政府其中大部分是新教贵族。叛乱分子占领了政府各部门,废除了一切法规,取消了一切赋税。
起义军开始时所向披靡,杀进了奥地利境内,直逼维也纳。奥地利自古是天主教国家,奥地利的新教徒们一向也不满皇帝的一些政策,借此机会纷纷暴动。此时奥地利的老皇帝已经死掉了,斐迪南接任皇位。听到捷克起义军已兵临维也纳城下,斐迪南皇帝一方面派出他的一个亲信作为全权代表去同起义军领袖谈判,一方面暗中派人去西班牙国王那搬讨救兵了,起义军的领导权全部掌握在捷克贵族手里,这些贵族们在紧要关头,不愿浪费自身实力却想从中获利的想法使其摇摆不定。一方面他们要迫使国王让步,从中得到实惠,一方面又害怕如果起义真的胜利了,损害自身的利益,所以这些新教贵族们一再主张谈判。斐迪南皇帝化险为夷。
一天深夜,当起义军的战士正在沉睡的时候,西班牙军队从背后突然袭击,斐迪南皇帝的军队也从正面发动了进攻,起义军腹背受敌,被打得溃不成军,伤亡惨重,一退再退,退回到了捷克。
两军在捷克首府布拉格附近决战,由于叛逃者出卖了起义军,加上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战士纷纷倒在了自己的土地上,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起义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斐迪南又神气活现地坐上了他的宝座,捷克人民再次陷入奥地利的残酷统治之下。 [1]
战争过程整个战争大致分4个阶段:
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162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 (1619~1637在位)依靠德意志天主教同盟军,返回捷克。1620年底,捷克和普法尔茨联军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为天主教同盟军所败,捷克重归奥地利统治。
丹麦时期(1625~1629)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方面的胜利,引起外国参战。丹麦于1625年攻入帝国境内。捷克贵族 A.W.E.von瓦伦斯坦率雇佣军协同蒂利打败丹麦军队。丹麦王国同皇帝于1629年5月签订《吕贝克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务。皇帝的势力伸展到波罗的海。
瑞典时期(1630~1635)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同盟势力北进,促使瑞典加速军事行动,与法国结成同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军于1630年7月进入波美拉尼亚,同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联合,在德意志西部和南部接连取胜。 1634年皇帝联合西班牙打败瑞典军队,返回波罗的海沿岸。
法兰西-瑞典时期(1635~1648)
瑞典军队战败,促使法国直接出兵,与瑞典联合对哈布斯堡王朝作战。1635年5月,法国又联合荷兰进入莱茵地区,瑞典军队在莱比锡附近的布赖滕费尔德取胜,并继续南进。法国军队大败西班牙军。1643~1645年丹麦同瑞典开战,结果,战败求和。此后法、瑞两国军队进入德意志南部。长期战争使双方都有极大的消耗,帝国方面的困难更为突出,被迫求和,战争结束。
导致经济严重衰败
1618年发生在波西米亚的“掷出窗外事件”使得双方的矛盾马上激化以战争形式出现。波希米亚危机再次引发了宗教斗争的导火线,三十年战争爆发了。德意志作为三十年战争的发生地及主战场是战争中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这种破坏导致了德意志帝国经济严重的衰败,宗教分裂合法化、外国势力可以随便干涉德意志的事务。
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
战争之后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发里亚和约》实际上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德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企图彻底破灭了。《威斯特法里亚和约》似乎被定为帝国后来的基本法,由战争形成的一切秩序用法律固定下来了。条约主要内容为:(1)瑞典获得西波美拉尼亚,并以帝国封地形式取得不来梅大主教区、维尔登主教区和维斯马城,从而控制了德意志的奥得河、易北河和维西河等重要河口。(2)法国得到阿尔萨斯大部,并确认其在1552年占领的麦茨、图尔、凡尔登和洛林地区。法国有权参加德意志的帝国议会。(3)德意志诸侯完全独立,享有内政、外交上的完全主权。帝位不得世袭,帝国重要事务由诸侯参加的帝国议会决定。(4)荷兰、瑞士正式独立。(5)承认战争期间各诸侯得到的新的领土。(6)实行“教随国定”的原则。条约中承认法国和瑞典有权参加帝国议会,因此获得了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的合法权利,从此德意志问题国际化了。
统一问题开始国际化
瑞典在战后开始主导北欧的事务。法国通过战争割去了德意志许多领土奠定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的霸主地位。荷兰、瑞士独立得到了国际的承认。德意志的地缘政治环境日益恶化,西部的法国凭借实力采取种种手段阻挠德意志的统一和强大,东部的俄罗斯逐渐崛起,并且在战胜瑞典后逐步向西扩张势力。德意志在削弱的时期又夹在诸强中间,从此寄皇帝来统一德意志国家的希望已经是彻底化为泡沫了,德意志的统一问题开始国际化了。三十年战争以后德国的统一问题就不是德国内部的简单事情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国际问题。,早些形成的民族国家英国、法国以及后起的俄罗斯都不希望在欧洲大陆出现德意志统一的现象,以免对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威胁。英国虽然一直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但是先行的工业国家在欧洲大陆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利益,英国担心德意志的统一将会对英国筑起关税壁垒,“英国怕因此不能再剥削德国的市场”。①相邻的法国更是不愿意看到自己身边有一个强大的德意志与自己争夺欧洲大陆的领导权,1848年欧洲革命时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外交部长巴斯蒂德声言:“德意志的统一将使这个有3500万人口的民族成为这样一个强国,它会比今天的德意志更使邻国感到可畏”。②东部的俄罗斯更是力图将德意志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挑拨普鲁士与奥地利相互对立,同时又支持其它中小邦国反对普鲁士和奥地利。沙皇尼古拉一世是无论如何都要“反对分裂的德国之统一”所以阻碍德国统一的因素发展到18世纪以后已经不是单纯的内部问题了,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国际关系问题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E%B7%E5%87%BA%E7%AA%97%E5%A4%96%E4%BA%8B%E4%BB%B6/8940298
特洛伊地区的战士,认为那上面刻的一定是山姆大叔,就这样,从这些谦卑的人群中,就产生了一个19世纪的政治卡通,一个高大的大胡子男人,穿着条纹的裤子,穿马甲,头上戴有星条旗条纹的帽子。
19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漫画家特地作了一幅画,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长着白头发、蓄着山羊胡子、头戴星条高帽,身穿红、白、蓝三色燕尾服和条纹长裤(美国星条旗图案)的瘦弱高个子老人。"山姆大叔"的这一形象逐渐被很多美国人接受。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决议,确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象征。后来,Uncle Sam(山姆大叔)这一形象又在漫画中出现,他被描绘成一个具有超级力量与超级速度的老头,成为美国漫画中的一位超级英雄!确实是这样。
https://baike.so.com/doc/1261441-1334006.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8055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