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两封保存完好的八十二年前的家书

已有 3467 次阅读 2022-3-8 09:41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2017--)|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两封保存完好的八十二年前的家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03月8日发布(第29500篇)

 

这里首次发布的是两封完好保存在我们家的82年前的家书。长期以来,吕启祥的母亲即我的岳母葛华奠老人(1909.10.2-2004.8.5)一直精心保存着这两封家书,其后由我们妥为保存。

这两封家书,一封是吕启祥的父亲吕晋康(1908-1950)自香港写给时在浙江余姚家乡的吕启祥母亲。信件落款时间是3月17日,另外一封是吕晋康写给在余姚的岳父和叔岳父,即吕启祥的外祖父和叔外祖父

这封迄今唯一保存的岳父亲笔家书,其珍贵价值不言而喻。两地书倾注了亲人间的无比担忧和思念。详尽叙述了时局动荡对于普通家庭正常生活的影响,还有哪千方百计设法寻求全家团聚安全线路的艰辛。

信中署名日期却并未说明哪一年,也未保留信封,生前老太太并未告知写信的确切年代。近日为准确判断书信的年代,传上信件原图给在上海大于吕启祥三岁的启东兄辨认,并在电话中讨论和判定写信年代,取得了一致判断。根据信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可以肯定,写信的年代在1940年。其一,信中提到“东儿”的吕启东的英语成绩,据启东兄回忆,他生于1933年,上海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上英语课程,其时正是1940年。启东兄忆及,由于东亚形势的变故,1939年在香港的父亲奉调要去云南腾冲中行工作,考虑到赴任需绕道,路途十分艰辛,决定将吕启端、吕启东送回上海,在上海就读小学三年级。

其二,信中提到“忠本与冬妹时常有信往返,订婚戒已带到并套在忠本手上矣”,其时间也在1940年,启东兄回忆1941年11月父亲由香港回上海主持姑父母(即方忠本、吕文冬)的婚礼, 由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父亲就滞留上海未去香港。其三,信中提到“叔岳父谓复初八字最好,我看此儿出世,即遭流离,实命最苦者”,“复初”即出世后四岁夭折的妹妹(1938-1942)。此外, 信中所叙浙东形势也和1940年相吻合。

信中提及的一些人名如“鳌伯”、“徐涵庆”、“张祖达”、“吕越祥”、“陈宝恒”、“金行长”、“国卿”、“阮经理”、“坎伯母”、“倪泳芳”、“味含”、“鳌叔”等,启东兄确认多为在中国银行等金融界任职人士,他且有所闻和了解。又如“永康哥”、“二妹”、“文祥哥夫妇偕子阿毛抱女”、“阿娥姐”、“阿庸哥”、“小叔母”等均为余姚家乡远近亲友。

信中所提“申”指上海、“绍”指绍兴、“甬”指宁波、“诸”指诸暨。信中“明儿”指吕启端,“端东两儿”指吕启端、吕启东。

以下为两封信的内容文字版及原件影印件

**********************

      岳父致信岳母(1940年3月17日)

奠妹览上月廿六日 来函并附下  叔岳父一谕均已阅悉。千言万语从何说起,兹分条述告于左

浙东形势时张时驰,虽在山乡,究非绝对安全之区。自宜从早设法转姚出申。由里山到绍,有无长轿可讨,其间有无过宿之村镇。倘有法可想,即应动身,川资昂贵,在所不计。目下非省钱之时。一到余姚便无问题。因已由   鳌伯函咨怡大庄徐涵庆先生,为我家需用嘱为照付以五百为限也。如往绍之路不通,则温闵汕各海口业已封锁,祇有走诸暨、永康、上饶、赣州、衡阳、桂林、香港一路矣。万一必须走此路,沿途可向中行访问兄之好友,託为照料。永康朱燕孙,赣州张祖达,衡阳吕越祥都可託也。又如经甬出申,出口发生问题,则陈宝恒先生在甬(即金行长家中住过者)可请其设法,倘不允,再电告国卿兄,请託金行长或潘程两先生,电甬阮经理设法必能办到。

坎伯母处之款,用了再说。现在绍行退嵊汇款至临不便,惟有俟通汇便利时,再为汇还。闻由诸转嵊亦可到姚。  妹如走此路可往访倪泳芳兄,渠必肯照料一切也。

沪寓及两孩读书情形,前经函告,谅可收悉,今将明儿来禀附希一阅。

接马贻成兄自湖南零陵来函,云其眷属老小五人拟出沪,权住别业我寓。兄已函复允其暂住,惟出申时请其通知  二妹,俾可一同就道。此时如 妹已返姚,则同伴更多矣。又因浙东形势不定,为免两地挂念, 计拟请  老母出申赞助已函告 二妹禀明此意随听  慈意再行定夺。

接二妹来函,略称永康哥已到姚,据云有三十元交  妹收用今年家中祠祭值年正月里办八荤八素两桌请族长长房头等 文祥哥夫妇偕子阿毛抱女,均来我家做客,故颇忙碌,幸有阿娥姐来暂帮忙,阿庸哥在桥头摆摊,景况至为艰苦,但仍要赌博。小叔母家,尤为困苦,连门前石凳都卖去,兄感得彼此亲房,实不忍坐视已函告 二妹请其先向怡大支取一百元,每家各分给廿元尚余六十元,如有真正为难之本家亲戚尽馈此数内补助,明知杯水车薪,救不胜救,亦聊书我心而已。

上海米价每石出五十元,闻煤球尤贵,兄现在每月汇沪两百元,仅足敷开支也。

二弟常有来信,一切均好,今年大约可以回家一行矣。

倘余姚可汇款至临则  妹到姚后即向怡大支二百元, 一百还  坎伯母,一百交  岳父及 叔岳父分别收存备用 如局势坚持不动 以后由港沪汇临,均不大方便,不如早汇济也。仍希看情形,斟酌务以妥慎为要。

自味含兄赴渝,兄之事较前尤增, 毫无休息,星期日差不多全日写私信,不知何日能重见太平,回复原状,使生活得稍调剂也。

岳父暨  叔岳父处,恕不另禀   叔岳父谓复初八字最好,我看此儿出世,即遭流离,实命最苦者。忠本与  冬妹时常有信往返,订婚戒已带到并套在  忠本手上矣。

匆匆走笔均祈  尽览顺询

近礼               兄晋康 手启   三.十七

岳父母 叔父母          大人前均此请安


原件(共7页)


DSCN3826.JPG

DSCN3828.JPG

DSCN3830.JPG

DSCN3832.JPG

DSCN3834.JPG

DSCN3836.JPG

DSCN3838.JPG

*****************************


 

吕晋康致信岳父、叔岳父(1940年3月31日)

 

岳父 叔岳父  大人尊鉴, 十七日   婿、侄婿有致奠妹矣函寄请  大人转交,谅可送到, 廿七日接  奠妹十六日自姚发一信, 知其已于十五日平安抵姚, 惟因上海生活程度甚高,拟暂时住乡。 婿、侄婿以浙东形势转变莫测,且沪一切亦不能烦  堂上长为照顾,已函嘱即出申矣,容有消息当再禀  洽昨接端东两儿成绩报告单,各科学分大致相差无几,端儿较佳,平均为八十七分,东儿平均为七十八分,其中英语、历史、地理、自然均得百分,堪足奉慰。  婿、侄婿 在港身体甚健,办事顺手,上下同事,感情融洽。  鳌叔尤加信任,不论公私巨细均交由婿、侄婿办理,故虽极忙,但精神上甚为愉快也。

府上经济情形时在关切之中,惟远水难救近火,接济殊成问题。前函奠妹由姚划拨,此信谅不及收到  坎伯岳母数亦有一款即须奉还未知有无其他简捷妥汇拨办法,尚乞

谕知为祷颛肃敬请

福安

                 婿、侄婿 晋康拜上


原件 共2页

DSCN3822.JPG

DSCN3824.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28509.html

上一篇: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2】
下一篇:张芝联、杨生茂、程秋原主编《世界通史》近代上 【人民出版社1972】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