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议北师大校医院改革“102”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8年7月3日发布(第19659篇博文)
昨天去北师大校医院(路上100分钟)挂号102常规取药,发现平时经常联系的大夫名单上并没有,却有一位叫田杰大夫的名字,我以为是新增120大夫,挂号后到了诊室被告知她在西头儿科门诊处,这下把我搞糊涂了,怎么增加了个102的儿科大夫,102起因于为照顾老专家由卫生部保健局设立的,2005年5月12日卫生部保健局发证盖有卫生部保健局的红印章。就诊102的患者至少年龄都是在七八十岁以上老龄专家,不知道和儿科室是啥关系,这不是耽误就诊儿科的患者家属了吗。我想看个究竟,走到儿科门诊室,见只有一人在里面就诊,门敞开着,心中暗喜我只要报个需要的药名很快就办妥,至于进一步咨询的事情下次见到知情的张大夫或郭大夫再说。谁知前面一位自称1937年生的患者特别善于和大夫神聊,一聊近半个小时过去,还未见大夫开处方,其实她并非他的家庭医生,因为还再给他作基本情况普查登记呢,谈何家庭医生。不得已我到挂号室要求换一位王清华102大夫,因为这里冷清清。到了这里又得重排,好在前面只有一人,看到有人插进去也得十来分鐘,出来后问他是几号?回答却是“里面没有人,随便进!”挂在我前面一号原地理系(现资环学院)的退休老教授告诉我现在校医院新任院长有“改革”新措,打乱以前的固定分工岗位成多面手岗位,原先的102大夫下到科室,其它科室大夫也看102。这一来,等于原先熟悉我的大夫难见了,而我不熟悉的要重新熟悉我了。说实话原来的102大夫看熟了等于是“家庭医生”,现在可好“家庭医生”换了个人人都是“家庭医生”了。我还想再怎么多面手让专治儿科的来看老龄人的病,总不是办法啊。情况是否真的如这位退休教授所言,他住师大,情况比我熟悉,我住天通苑一月来一次搞不清其中变化。
现在什么都叫改革,不过究竟什么是真改革,还要较真一番。例如打破教材编写的垄断原本是90年代中央的决定,是一场大辩论的结果,有文件依据。现在又改成为统一编写教材,这不又回到过去了,你可以说是螺旋式上升,究竟在教材编写领域什么叫做真正的改革,还真的需要厘清。回过来说,医治患者专业化精细化是大趋势,现在又破了这个难道也是大趋势?
在去校医院就诊前,我先走访了王新教授,他刚从宣武医院住院三个月回家疗养没几天,诊断为肺炎,人瘦了足有20斤,过两个月还得去复查。他大我近两岁,经不得大病,回复元气需要不短得时间,祝愿王新早日康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