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文献介绍王选教授事迹时,都会提到王选在18年艰辛的科研中,总是亲临科研第一线:亲自抓项目、亲自跑市场、甚至亲自调试系统……18年间,他把几乎所有的经历都投入到系统的研制中去了,从早期的原型系统到第一代华光II型激光照排系统,到第五代方正93系统,以及后期的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全是由他亲自主持。可以想象,王选的兴趣就是他的激光照排系统,而并不是对管理与培养人才。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不重视管理与培养人才;相反,他晚年也非常重视,甚至提到
“尽管我没有主观上‘剥削’别人,但恰恰是我‘剥削’得最多,因为最终外界还是认为‘什么都是在王选领导下完成的……’”然而在王选教授影响逐渐淡去后,随之他以前带领的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被摘牌了。
2. 另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关于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尔领导的玻尔研究所。这是我从一期《新京报》上看到的:
1921年,在玻尔的倡议下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1965年改名为玻尔研究所。玻尔领导这一研究所先后达40年之久。这一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物理学家,仅玻尔学生就有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因此,玻尔研究所也被戏称为诺贝尔奖的幼儿园,在量子力学的兴起时期曾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学术中心,而且至今仍有很高的国际地位。
老玻尔和爱因斯坦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爱因斯坦喜欢独闯天下,喜欢挑战,他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个人所成,而性格温和的老玻尔则向来习惯与人合作。
“他永远没法在没有其他人在旁边的情况下工作,必须时刻有人在他身边,听他说话,记下他的话。”因此,老玻尔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久的深刻形象:他在办公室里走动着,嘴里衔着烟斗,嘴上滔滔不绝,一个年轻人坐在一旁,拼命地记录着他的话。玻尔必须与人合作的个性直接影响了后来物理学界崇尚集体合作和不拘形式的“哥本哈根精神”的出现。
研究所里,年轻物理学家争先恐后地希望自己被选中,充当记录员。这是极其令人骄傲的事。老玻尔的家人也同样会担任记录员的工作,最先是妻子玛格丽特·玻尔,然后是儿子们,尤其是从小显露物理天赋的小玻尔。1975年,小玻尔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王选的科研风格更像爱因斯坦,喜欢独闯天下、事必躬亲;
而玻尔则是另一种风格,喜欢与人合作。
值得思考的是,
从对于有能力的个人而言,哪种风格似乎都不会影响其个人的成就;
但是不同的风格却对其领导的团队有巨大的影响,显然玻尔风格领导下的团队具有更好的继承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4166-302407.html
上一篇:
[2009-11-17] 几则关于科研的小故事(1)下一篇:
[2010-02-21] 一场关于Google成功因素的大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