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外求学,博士毕业了,想不想回国?昨天,这一话题在科学网激起了一阵热浪。我冷眼旁观,但在《博士毕业了,为什么不想回国》和《博士毕业了,为什么想回国》两篇博文后,针对“单单一项待遇问题就足以让许多海外学子放弃或暂缓回国的念头!”这一观点,发表了同一评论:
待遇问题不完全用金钱衡量,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如果仅仅因为物质上的待遇问题而放弃或暂缓回国,建议永远不要回来。在同一个环境中,待遇问题应该与个人贡献和责任挂钩,与洋文凭和土文凭应该无关。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
前几年参与了一些所谓人才引进工作,国内国外的都有,现在回过头来看,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规律:人才引进后的发展或成就,基本上看他或她在被引进时所关注的问题和所提出的要求就可决定了。这其实也符合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境界和眼界决定出路和出息。
那些对物质待遇过于苛求的“人才”,后来基本上都成了“人财”,甚至“人灾”。他们在被引进时的关注点在“财”,之后也很难摆脱“财”的困扰再转到“才”上,给单位或团队带来的后果是“灾”。所以说,“如果仅仅因为物质上的待遇问题而放弃或暂缓回国,建议永远不要回来。”
真正的人才,研究追求特色,待遇不搞特殊。反观那些以工作和事业为重的人,他们看重的是学术底蕴和人文氛围,是科研平台和发展潜力,是志同道合和趣味相投。他们对物质待遇只要求一切按规矩来就行,既不要求特殊化,也不希望被歧视。这些人才后来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反过来获得的物质利益也更多。
每一个行当,要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生存和生活上的问题,都要靠扎实和卓有成效的本职工作,不靠出身和“马甲”。所以说,“在同一个环境中,待遇问题应该与个人贡献和责任挂钩,与洋文凭和土文凭应该无关。”作为高校教师或研究人员,潜心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才是根本出路,指望用人单位一锤子买卖解决一生的生活问题,既不现实,对自己来说也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
说一句不腰疼的话: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并不在得到中,而恰恰在奋斗的过程中。如果说幸福和快乐是一种感受,那么显然,人才的真正待遇,不是物质上的,而恰恰是精神上的。把心安顿好了,一切都好办。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尊重也许是比金钱更好的待遇。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待遇问题不完全用金钱衡量,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
再说点伟大的。当年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在海外已是牛气冲天了,仍然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他们图的是什么?在他们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朱清时院士说:“一个人一生要看好多步以后,你才能做出正确决策。有好多事情并不是简单的眼前利益能够满足就对。”“如果你光看眼前在美国工资很高,跟当地白种人、欧洲人相比并不高,但比起国内要高,在美国短期觉得一切都很舒适,但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中国人历来都强调先苦后甜,据说帝国主义都是先甜后苦,尤其是老年人的“坟场”,看来人的一生幸福是守恒的,关键看你怎么取舍。
博士毕业了,想不想回国?既反映出境界、眼光、情怀,更反映出信心,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杨振宁先生说,虽然和欧美相比我们还有差距,但和美国抢人才,我们差不多已经能平起平坐了,把前途放在中国是绝对有利的选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