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学校近十年来对SCI论文一直有奖励,奖励的标准没变,但SCI论文的数量在节节攀升。近两年,学校一直在酝酿要取消SCI论文奖励,支持的理由很正当,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莫衷一是,为和谐计,这事还在纠结着。
从不同渠道了解到,其他兄弟院校或科研院所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很多单位甚至已调整了相关政策。总体趋势是SCI论文在贬值。何以至此?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拍拍脑袋,想起了在中学时期学过的一篇课文《多收了三五斗》。
在这篇课文中,叶圣陶先生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的农民因为多收了三五斗,所以更加没饭吃了。“丰收成灾”,这事如今听来,都令人费解,丰收得不到喜悦,反而带来了灾难!为什么?叶先生的分析透彻,入理三分,诸位可重温一遍。
科研人员不种粮食,种SCI论文。科研人员的SCI论文今天面临着类似于旧中国农民“多收了三五斗”的困境:多写了三五篇,但,少收了三五斗。我们似乎应该从《多收了三五斗》中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
曾几何时,能够写出SCI论文的人是何等风光,何等荣耀,常常是被同类尤其是后学们仰慕不已。用SCI论文换来了多少教授、博导甚至院士,何止三五斗米米的数量!如今,我的很多硕士研究生都是带着几篇SCI论文走出校园,但是他们已经翘不起尾巴了。据报道,中国大陆的SCI论文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以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我想,跃居世界第一位肯定是胜利在望。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想不但带来不了科技强国的标志,反而很可能带来的是中国的论文总体水平较低、价值不大的印象,这从中国的SCI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可反映出来(据说目前列世界第12位,在亚洲国家中低于日本、韩国,略高于印度)。多写了三五篇,岂止少收了三五斗,简直是罪过呀!
因为多写了三五篇,给我们发米米的人或单位已经不堪重负了,所以我们预计三五篇本来可以换回三五斗的很可能只能换回一二斗甚至于一斗都没有了。
因为多写了三五篇,我们将一些本来很好的SCI刊物狂轰烂炸,也终于搞糗了,影响因子节节下降。搞糗刊物的同时,反过来又搞糗了我们那辛辛苦苦整出来的三五篇。(被我们搞糗的刊物很多,我就不点名了,大伙看看,凡是国人的论文登得多的刊物,影响因子都在下降)
因为多写了三五篇,我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成果丰硕,没想到人家已将我们远远地摔到了后头。人家的眼光就是比我们远,境界就是比我们高。我们一直在修补人家的漏洞,在接受人家的指点江山,在众人拾柴火焰高,轰抬人家的地位。仔细想想,自己的三五篇确实是抬高了别人的学术地位而相对来说降低了自己的身段,典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敢打赌,如果我们还这么下去,咱中国人的SCI论文越多,人家老外的SCI论文引用率就会越高,他们的学术地位也会越来越高,我们就只有望其项背的份了。
基于此,我要郑重地告诫自己和团队的年轻人:少写三五篇,才能多收三五斗。我们如果没有足以发表高水平刊物论文的idea,那么我们应该不急不躁继续努力去寻找去思考,而不要将时间浪费在做低水平的论文工作上。“追求论文数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犯罪!”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但不追求论文数量并不意味着不要论文,而要真正地将努力的方向从追求论文数量转移到追求高水平高质量论文上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