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在所有行当中,由于受到人趋利因素的影响,在描述和宣传一个事件或发现时,往往有优点放大趋势,有根据描述者自身利益为目的的选择性趋势。这种情况不仅在商品广告宣传中,在新闻报道中非常多见。在学术著作论文发表和学术交流活动也是非常普遍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带来严重的后果,最有效的方式是提供一个自由发表观点的途径,让那些真正了解内情,了解细节的人发表质疑的观点,这对学术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我们看最近的一篇报道:新生哺乳动物心脏受损后能自愈,该发现可为治疗人类心脏病提供新思路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2月2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老鼠实验表明,新生哺乳动物的心脏在受损后完全能够自我愈合,这一发现可为治疗人类心脏病提供新的思路。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几个问题是,一般来讲越低等的生物,再生能力越强,动物的再生能力比人类强,因此,老鼠的这一研究结果很难直接推到人体。老鼠出生后7天,也就是一周类似于人类出生当天,也就是说这个切除心脏的活动只能是在人类出生的前后几个小时才有用,当然对人类来讲,可能只能是在未出生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这些问题我不知道作者在原文中是否有深入分析,但我知道在翻译成中文的内容中这些信息被忽略了。这样作的好处是,更能在新闻内容和标题上吸引读者的眼球,符合新闻的利益原则。但对普通的民众来讲,可能无法判断这个进展的实际价值,可能会过于乐观了。单从学术角度考虑,这个发现确实很有意思,毕竟是哺乳动物,如果将来能在灵长类动物也能重复出这样的结果,那么就又前进了一步骤,在往远处想,如果人类能掌握了比较好的子宫内手术技术,在胎儿阶段切除一部分病变的心脏,也许能证明人类的胎儿也具有这样的心脏再生能力。
作者比较谦虚的指出,将来重点是研究为什么成年的心脏忘记了自我再生能力,也许能发现一些重要线索,将来用药物来唤醒成年心脏的再生能力,那么心脏病完全治愈就有很大希望了。实际上这个思路更是很一般,我们知道,胚胎干细胞或者说受精卵具有形成一起机体一起器官组织的潜力,成年后的机体组织丧失了这个能力,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如果我们对这个功能失去的细节足够了解,我们就可以重造任何器官,甚至重造机体了。因此这个说法也只不过在时程和器官水平上,干细胞思路的一个翻版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研究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否则也难过科学编辑的严格筛选和挑剔的目光。好在科学自然这些杂志喜欢具有新闻性,只也应该是本研究进入科学杂志的一个重要原因。
联想到我们的领域,我们在介绍一些动物实验结果的时候,也往往有故意夸张的问题,例如最近日本学者用动物实验证明氢气具有减肥的作用,我在介绍这个内容的就没有在题目中显示动物研究的信息,我的最主要目的是希望有更多人来阅读这个文章。最近一些卖氢气水的公司就拿这个内容宣传,直接告诉消费者氢气能减肥。有人问起我这个问题,氢气真能减肥吗?我的回答是:“根据目前研究提示很有可能有,但要知道这个作用是没有在人体实验中证实的推测,对不同人不可能就有同样的效果,否则对希望增加体重的人又如何交代,而且我自己好象就没有这个效果。”
总之,在我们看文献看资料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犯教条主义错误。当然对科研文献资料的阅读,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考,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