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历史突破:美国FDA计划将批准基因治疗技术 精选

已有 7370 次阅读 2017-10-13 13: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美国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最近给第一个基因疗法的批准铺平了道路,20171012日,一个外部专家小组投票一致认为,该基因疗法对一种遗传性失明治疗的价值超过风险,最终决定voretigene neparvovec(Luxturna)预计将在2018112日。

此前voretigene neparvovec已收到FDA突破性疗法和孤儿药资格认证,正在被开发作为由RPE65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的潜在治疗方案。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是一种致盲性罕见遗传病,由基因RPE65功能丧失引起。RPE65基因突变患者视网膜感光细胞(色素细胞)会逐渐失去功能并坏死,最终导致视觉功能的完全丧失。Luxturna是宾夕法尼亚州Spark Therapeutics公司设计并用来治疗那些有两个称作RPE65基因缺陷的患者。Luxturna是应用腺相关病毒或非致病感冒病毒为载体,将RPE65序列编码入病毒载体,再注射到患者视网膜内得以蛋白表达,这样便有望促进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存活和功能,有效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终患者的眼睛可以恢复视觉感光。

这一疗法如果获得批准,将给美国药品市场带来丰厚的利润,这也是基因治疗研究人员等待了几十年的回报。加州斯坦福大学遗传学家马克·凯说,这将是第一次批准基因疗法,会开启基因治疗新时代。

31人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患者的视力障碍得当明显改善。这个疗效长达两年之久。对照组显示没有任何改善。这足以说服FDA顾问委员会疗法的好处大于风险。这是一个经历了20年漫长等待的一个结果。

波士顿儿童医院首席科学官David Williams说,在1990年代早期,基因治疗技术红地发紫,当时每个年轻学者都希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然后是一个参与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年轻病人死亡,让人们意识到基因疗法可以导致免疫失调患者变成白血病。投资者放弃了基因治疗,一些学者也远离这一领域。尽管2012年欧洲监管机构批准了一个基因疗法,治疗一种可导致严重胰腺炎基因缺陷疾病,但是许多人怀疑这种治疗的效果。市场药品许可证将于1025日到期,公司已经宣布不会更新。

有人甚至认为基因治疗属于伪科学。但一些研究人员坚持在这个领域,努力优化技术提高细胞导入外来基因的效率。临床试验开始显示基因治疗的临床效果,制药公司也逐渐对开发罕见遗传疾病治疗感兴趣,投资者又渐渐地回来了。现在对基因治疗载体等的需求非常高,研究人员为了获得特定试剂甚至需要等待1年半到2年时间。

估计在过去几年中,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疾病类型已经有很多,如血友病、镰状细胞病和Wiskott-Aldrich综合症等。104日,Williams和他的同事发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基因治疗试验结果。17名受试男孩患者在治疗2年期间有15名病情没有继续恶化。

830日,FDA批准了第一个免疫细胞工程对抗癌症的基因疗法,但是癌症治疗和这种基因疗法完全不同,癌症治疗并不是针对特定的致病基因突变。而是从患者身体内获得免疫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这就是为什么称FDA批准voretigene neparvovec将是一个里程碑。因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基因治疗。

斯坦福大学儿科血液学学者MatthewPorteus说,人们是如此兴奋。但Spark Therapeutics公司也强调,这一代基因疗法仍然存在不足。虽然治疗似乎改善视力,现在仍不清楚病毒表达正常RPE65基因会继续多久。马克·凯说,这不是治愈的概念,同样大脑退化疗法似乎减缓疾病对大脑的影响。但预计不会治疗其他部位的症状。在基因治疗技术道路上,仍然有许多困难等待者科学家去克服。

http://www.nature.com/news/fda-advisers-back-gene-therapy-for-rare-form-of-blindness-1.2281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080622.html

上一篇:艾滋病药物能治疗肺纤维化
下一篇:乳酸才是更主要的能量载体
收藏 IP: 183.192.31.*| 热度|

5 黄永义 杨正瓴 冯大诚 皮江 冯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